大学生社会缺陷感与社交回避及社交苦恼的相关性究.docVIP

大学生社会缺陷感与社交回避及社交苦恼的相关性究.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生社会缺陷感与社交回避及社交苦恼的相关性究.doc

大学生社会缺陷感与社交回避及社交苦恼的相关性究   作者简介:许利慧,李文博,任婷婷.郑州大学教育系应用心理学专业。      摘 要:目的:探索大一与大三同学社会缺陷感与社交回避及社交苦恼的相关关系。方法:以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S)和社会缺陷感量表(FIS)对郑州大学大一与大三学生中的16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社会回避量表得分一、三年级没有显著性差异(P=0.8080.05),社交苦恼量表得分大一大三年级没有显著性差异(P=0.2550.05),社会缺陷感量表得分两个年级有显著性差异(P0.05),社交回避量表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P=0.7970.05),社会缺陷感没有显著性差异(P=0.818 0.05),社会缺陷感得分与社会苦恼得分呈正相关(r=0.431,p0.05),社会缺陷感得分与社会回避得分呈正相关(r=-0.352,p0.05)。结论:大一大三学生在社交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交困难,社会缺陷感得分越低的人越容易产生社交苦恼与焦虑,更容易出现社交回避行为。   关键词:社会缺陷感;社交回避;社交苦恼??   中图分类号:B8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1-0200-01??      社会缺陷感越强,自尊心越低。社交回避及苦恼分别指回避社交的倾向及其身临其境时的苦恼感受。回避是一种行为表现, 苦恼则为情感体验1, 意即在社会交往情境中有负向情感和不舒服的体验。大学生在社交方面存在着某些回避行为及内心苦恼2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交往的范围比以前有所扩大,大学校园生活也日渐丰富多彩,很多大学生想和别人交往,在不知该怎样交往或交往失败后,导致了性格孤僻或少言寡语,甚至与人沟通都产生困难。很多学生因与人交流困难而不敢或不愿参加校园各种社团活动。这种封闭的结果将导致一系列的心理症状产生,如自卑、自傲、抑郁、自私、孤独无助、固执等 。本次研究以郑州大学大一大三部分学生为对象,探讨他们的社会缺陷感与社会回避及内心苦恼的关系,以期为他们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サ鞑槎韵笪?郑州大学大一大三学生,发放问卷160份,有效问卷143份。其中 大一81人,包括男生28人,女生43人,年龄17~21岁;大三62人,包括男女生各31人,年龄20~22岁。   ??1.2 方法   ??1.2.1 测试方法 采用Wat son 与Friend 1969 年编制的“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 ,SADS)”和”缺陷感量表(the Feeling of Inadequacy Scale ),在图书馆发放问卷,答卷现场收回。测试前由测试者讲清该测验仅用于心理学研究,用匿名方式,以消除学生的疑虑,然后由学生自行答卷。两个量表均采用5 级评分法,A 为非常同意,B 为同意,C 为不确定,D 为不同意, E 为非常不同意。SADS 包括社交回避和内心苦恼两个因子。   ??1.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t检验,对SADS与社会缺陷感用皮尔逊积差相关进行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 结果      ??2.1 大一大三SADS与社会缺陷感量表评分(见表1)   ?け?1 大一与大三社会缺陷感与SADS总分以及各因子量表测试结果比较            2.2 男女生社会缺陷感与SADS总分以及各因子量表评分 (见表2)   ?け?2 男女生社会缺陷感与SADS总分以及各因子量表测试结果比较            2.3 社会缺陷感与SADS各因子的相关分析(见表3)   ?け?3 社会缺陷感与SADS各因子测试结果的相关分析(r)            注:**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3 讨论   ?ゴ笱?生正处于社交活动、接受教育和个人发展的重要阶段,由于害怕和回避社交,学习的机会与社交技能锻炼的机会减少,工作学业能力与社交生活能力下降,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发展 。尽管在大学校园中,学生间的交流方式新颖多样,而且个性化特征愈加显著, 社交回避行为及苦恼分别指回避社交的倾向及其身临其境时的苦恼感受。回避是一种行为表现,苦恼则为情感体验,意即在社会交往情境中有负向情感和不舒服的体验。大学生由于心理功能尚未达到完全成熟稳定的程度,所以在社交方面可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困难。   ?ケ?1结果显示,大一与大三学生的社会缺陷感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大三的明显高于大一的缺陷感,即大三学生的自尊感要低于大一学生的自尊感。   ?ゴ笠淮笕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