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太阳普照粤人,构建“世界粤语文化圈”.doc
太阳普照粤人,构建“世界粤语文化圈”
综述篇?构建“世界粤语文化圈”的N个理由
《顶硬上》:粤人拼搏精神的“语言图腾”
远洋轮起航了,一张张年轻的脸,饱含着离别伤愁的泪。他们搭乘火轮,从广州、香港或汕头始发,驶往遥远的南洋、大洋洲、北美、加勒比海地区、南美,甚至非洲。
这是100多年前,无数南粤“猪仔”被贩运到海外当苦力的情景。
根据史料,粤人的海外移民早在北宋末年就开始出现了。但真正形成规模性的移民,则是在郑和下西洋后明中叶以降,尤其是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后,列强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大批洋商涌入东南沿海地区,鼓励华人移居并开发亚非拉殖民地的同时,还自行开设或委托华商开办“猪仔”馆,用各种手段拐卖、诱骗大批东南沿海的贫苦的农民、小手工业主、小商贩充当廉价劳工。其中,以广东人和福建人占绝大多数。
这些多数目不识丁的千千万万的南粤广府人、客家人、潮汕人,在世界各地垦荒、筑路、建港、开矿,吃尽了苦头,“卖身契”期限未满便惨死异乡者比比皆是,但艰苦的劳作并没有压垮其生存和打拼的意志,当年广为流传的广府民歌《顶硬上》所唱的拼搏意味可见一斑:“顶硬上,鬼叫你穷!铁打心肝铜打肺,立实心肠去捱世。捱得好,发得早,老来叹番好!”
《顶硬上》不仅是一种意识、观念,也是一种文化。今时今日的粤人。很难想象在那种困苦的环境底下,先人们竟然不失崇尚冒险、敢想敢干、坚韧不拔的岭南文化特质,那种从不怨天尤人、誓要拼搏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之雄心壮志,至今听来依然让人感到荡气回肠。
世界上影响人口最多的地域文化之一
逝水年华,岁月如歌。论及海外的粤籍华侨、华人之多,广府人与客家人均有一句意思相近的话。广府人说:“太阳在粤人社会永远不落。”客家人则说:“凡有咸(海)水的地方,都有客家人。”
归根到底,意思都是说老广遍布世界。
至今,海外还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太阳无时不普照粤人社会。”海外粤人究竟有多少?保守估计,目前全球粤语使用人口至少有7000万,海外占3000多万,也就是说,全球粤语使用人口与法国的6470万人口(2010年1月数据)相当。粤语有着顽强的影响力和生命力,不仅在海外华人社区中广泛应用,而且支撑着以粤港澳为中心的岭南文化。实际上,粤语是全世界华人世界使用人口最多的汉语分支语言之一,即使从人口数量来衡量,岭南文化也是世界上影响人口最多的地域文化之一。
另外,从地理意义上说,岭南文化也是世界性的,有理由置诸之于世界文化之林。岭南文化借助地理区位优势走向世界,已为历史和现状所验证。
在中国地图上,南粤是东南一隅,但在世界地图上广东却是中西交通的重要枢纽,假道海上丝绸之路,南可达东南亚、澳大利亚,北上日本、俄罗斯,西达印度洋、非洲、欧洲,东至南北美洲,形成全球大循环。外国学者布罗代尔在研究15~18世纪城市发展模式时十分重视地理区位的持久性作用,他指出: “世界上可能没有一个地点在近距离和远距离的位置比广州更优越”。
岭南是著名侨乡,中国华侨华人中约2/3为粤人,散布世界五大洲,不管他们分属哪个族群(民系)文化,都是岭南文化组成部分。
梁启超说:“广东言西学最早,其民习于西人游,故不恶之,亦不畏之,故中国各部之中,其具国民之性质,有独立不羁气象者,惟广东人为最”。中国近现代文化历史,因为有了华侨的参与,才演绎得有声有色,波澜壮阔,也表明岭南文化开放性离不开华侨参与。
华侨文化根在南粤,但广布海外,这些文化板块镶嵌在侨居国,与当地文化发生对撞、交流、磨合,乃至整合,实际也是岭南文化走向世界的一种方式,这在过去和现在都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岭南文化走向世界,不是一种可能,而早已成为事实。
岭南文化早已融入世界文化潮流
岭南文化不仅多元,而且开放,无论对内还是对的文化交流从未中断,长期保持开放态势;在文化的各个层面处处留下深刻烙印。
自古以来,外来物质、制度、宗教、语言、思想、科技都可以在岭南文化体系内不断地碰撞,交融和整合,形成新文化特质和风格。近代西风东渐,当年容闳组织中国第一批学童留美,但“北人应者极少”,“来者皆粤人”,这批人学成归国,成为洋务运动的中坚。30年改革开放,广东尤其是珠i角,成为中国对外开放前沿阵地,岭南文化的开放性由此变得更加宽广,并以崭新姿态对外辐射,影响力达于海内外。
究其根源,在于珠江注入南海,江海一体,使粤人可以毫无阻碍地与海外交流。
自秦汉以来兴起海上丝绸之路,2200多年历久不衰,岭南文化以各种方式深入沿海和内地,联结海外,使内陆、沿海和海外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体系,不同文化交流、互动也在这个体系内发生。
粤人自古就假道海洋,走上与世界交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