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消费的新新族群.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奢侈品消费的新新族群.doc

奢侈品消费的新新族群   在人们印象中,标准的“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存在两种分裂形象:穿ARMANI的套装,在高档写字楼办公、英语流利、每年至少出国度假一次;或是穿皮尔卡丹的西装,系着金利来皮带,用带着浓重乡音的普通话告诉香港奢侈品BA:要块劳力士手表。   如今,随着奢侈品消费日渐年轻化,一些新新的奢侈品消费族群应运而生,他们并非富得流油,但看似遥不可及的奢侈品却离他们的生活很近很近。      类型一:“包法利夫人”   特征:只买名牌中相对便宜的配件过过瘾   心态:洒上顶级香水,我是不是变成皇室贵族?   孙琦今年7月刚大学毕业,当时对奢侈品还懵懵懂懂的她在同事的“精心教导”下,认识了LV,CHANEL,FENDI等一线品牌,刚了解到它们的身价,孙琦不免大呼小叫:“天啊!月工资只能勉强买一只包,真是作孽!”于是,心灰意冷的她放弃了买大牌的念头,一心一意向“七浦路达人”进军。   无奈,孙琦同事特别注意品牌,特别是些从香港来的女同事。“后来,我一咬牙买了瓶CHANEL No.5香水,洒上后确实觉得整个人气质就不一样了,特显档次。”   《时尚》杂志专栏作家孙哲曾把这类停留在买品牌香水、手袋的女孩称为“包法利夫人”,因为收入不够,他们只能通过购买名牌相对便宜的配件,来暗示自己也是富裕阶层的一员。      类型二:“混搭派”   特征:障眼法练到炉火纯青,A货背出名牌感   心态:就要你琢磨不透。你猜,你猜,你猜猜猜!   在年轻奢侈品消费女郎中,流传着一句省钱秘诀:如果你穿的是正品CHANEL,那你拎只大卡的LV都没有人敢说话。公关经理Anna拥有宝马车,可她拎进拎出的十多只品牌包都是A货。Anna说她从不在乎手袋的真假,因为只要经过精心搭配和巧妙组合,假亦成真。每当她穿正牌Prada礼服,拎同系列A货包,出入各类派对,总能成为全场焦点。“哎,这只手袋是新款,意大利买的?”派对中,梁太李太都对她的手袋羡慕不已。   所谓乱花渐欲迷人眼,随着A货工艺日益“精良”,另一类人凭借慧眼挑出以假乱真的好货色,混搭偶尔买了一两只正品包,天天翻花头去上班,还故意秀出包包:“嘿嘿,猜不出这只的真假吧!”      类型三:“特价扫货狂”   特征:正价货正眼都不瞧一眼,当奢侈品跌价至2、3折,像抢地摊货一般疯抢   心态:欢迎来问我,这个包是真是假,千万别问我这个包多少钱买的!   近几年,许多进驻上海的一线品牌也开始“自降身价”,搞起了过季商品内部员工特卖活动,神通广大的“特价扫货狂”总能搞到入场券。面对特卖会内摆放混乱,灰头土脸的奢移品,她们仍兴奋得像逛超市一样手拎塑料袋大肆采购,脸上是得了大便宜的满足笑容。   对“特价扫货狂”来说,购买奢侈品与品牌文化无关,与购物环境无关,重要的是“淘宝”的乐趣。“上次去伦敦玩,我走马观花游览了伦敦塔桥、大本钟,却对贫民区哈克尼流连忘返,只因那里有个从袜子到风衣、雨伞到箱包一应俱全的BURBERRY特卖工厂。”一位扫货狂说。(摘自《生活周刊》) 3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