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礼教的叛逆 古代女性的楷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封建礼教的叛逆 古代女性的楷模.doc

封建礼教的叛逆 古代女性的楷模   中图分类号: I236.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1-0049-02      在中国豫剧的舞台上,有一出家喻户晓、耳熟能详、富有喜剧色彩的古典戏《抬花轿》。该戏又名《文武换亲》和《香囊记》。戏中的主人翁周凤莲是一个封建礼教的叛逆、古代女性的榜样。她泼辣大胆、机智勇敢、热情活泼、灵动美丽,全身上下散发着青春的气息、迷人的风采、时代的烙印。在这部戏中,周凤莲贯穿了全剧,她的艺术形象最为鲜活、生动、光彩、可爱。   由我省青年剧作家董顺卿在老一代豫剧表演艺术大家宋桂玲《抬花轿》演出版本的基础上再度改编,同时吸收或参考了当代豫剧大家王清芬、虎美玲演出版本的精华,创出了一部青春版本的《香囊记》。这部戏的最大亮点就是将周凤莲与王定云同时设为两大并列的主角,剔除了周凤莲艺术形象中粗俗、疯癫的一面,使其人性格更加丰满、人物形象更加可爱。因为我在禹州市豫剧团《抬花轿》演出版本中多次饰演周凤莲,所以我就主要来谈谈这个改编本中周凤莲的艺术形象。   在“议婚”一场,周定告诉周夫人,把女儿周凤莲的婚事许给了邱年兄之子、新科武状元;周夫人说,这门亲事倒也门当户对,只是女儿自幼娇惯成性,就该问问她,看她愿不愿意?从二人的对话中,就交代出了周凤莲不是一个逆来顺受、没有主见的女孩子。丫环喊了声:“有请大姑娘下楼!”,周凤莲毫不动静。再次喊了一声,她才风风火火地跑上舞台。周凤莲念道:“春花秋月等闲过,深闺待嫁几蹉跎。无事面对梨花坐,二十多岁没婆婆。”接着唱道:“怨只怨老爹爹做事有错,见了面我给使个脸色。”念唱之中,留露出了周凤莲对终身大事的高度关注、对爹爹的极为不满,她不是封建社会中常见的稳重、文静、内敛、内向的大家闺秀,而是一个很有个性、十分鲜见的具有反抗精神的豪门女侠。当她见到爹娘在相互推让告诉她婚事的时候,她急了,口无遮拦地说道:“咦!看恁两,这个推哩那个让哩,是不是想要二百钱的开口礼呀?”周夫人说,唤她出来就是想提一下她的婚姻大事。周凤莲生气了,她十分情绪化的说道:“不提起我的婚事也就算了,提起来我的婚姻大事,我就生一个人的气!”周凤莲那敢说敢做的性格一下子树立了起来。当周夫人说提亲的是新科武状元,周凤莲立即手舞足蹈地回答道:“好哇,还是个新科武状元!”,旋即又猛然不高兴了起来,说道:“娘啊,也不知道他长地怎么样?人品如何啊?”这一点,就表现出了周凤莲对爱情的极度渴望与向往,她毫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她非常看重对方的形象和品格,从中可以感知周凤莲虽然那么外向、泼辣,但是内心世界却是很纯洁的,品质是很高尚的。她一再追问爹爹,是不是亲眼所见新科武状元端正的品貌。当爹爹肯定地回答过后,她才羞答答地对母亲说道:“全凭爹娘做主。”这句话,这个表情,也从侧面解释了周凤莲作为一个女孩子,她还是有矜持娇羞的一面呢。周凤莲准备回房时,又害怕爹爹再吃酒误了自己的这桩美好的婚姻,于是又折回来告诉母亲千万别要父亲再喝酒了。周凤莲高高兴兴地走出房门,内心满是激动,她不由地自言自语道:“哎呀!老天爷呀,今盼我的婚姻,明盼我的婚姻,这一回我的婚姻可算是定准了!“她举起扇子舞动,一下子砸到了匆匆赶来的老家院的头上,她风趣地说道:“老家院,你还偷听大姑娘的悄悄话儿哩呀!”这一场戏,是周凤莲第一次上场,就给观众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剧作家董顺卿根据他对人物的新解、时代的发展、观众审美情趣的变化,删除了多个演出版本中的较为庸俗的戏词。比如:周凤莲对爹爹施礼唱道“再见过孩子他外公。”周凤莲对母亲说的“生了一肚子粪气。”以及“那时候我要是出嫁啊,好比是秋葫芦晚瓜,一嘟噜俩三,这么高、这么高,都一小群了。”这些台词根本就不符合周凤莲的性格特点,如果她硬要这么说,那么周凤莲就不是一个大家闺秀,而是一个山村泼妇,是疯过头了,所以剧作家看到了问题的要害,保留了精华,剔除了糟粕。他所重新设计的几句剧词,符合人物、符合剧情,俗中见雅,平中见美。我认为,没有剧本文学性、思想性的提高,这部古典名戏就不可能有艺术性的再度提高。   下边,在具体谈谈剧作家参考王清芬老师演出版本中的“待嫁”一折,重新为周凤莲设计的剧情和全新剧词。周凤莲的闺阁内,天刚亮就激动难耐地走上,她喊道:“丫头们,伺候大姑娘上花轿啊!”一个上场,一句台词,突出了周凤莲在待嫁前急切的心情。两个丫环匆匆跑上伺候周凤莲。周凤莲喜滋滋地唱道:“今日里本是俺完婚庆典,大清早来梳妆打扮一番。”接下来,内心涌动,思潮翻滚,天马行空,她唱道:“昨夜晚没睡好心慌意乱,俺嫁的是不是英武状元?”作为一个即将出嫁的大姑娘,虽然爹爹已经说过未婚夫有多好,但毕竟她没见过一次,所以还是不能放心,以至于想了一夜,到底自己嫁的这个丈夫是不是自己喜欢的。两句唱词起到了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