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戚宦的政局.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两汉戚宦的政局

西漢後期外戚勢力的形成 王莽當權及其篡漢步驟 王莽當權及其篡漢步驟 王莽篡漢所利用的時勢 王莽篡漢所利用的時勢 東漢後期外戚宦官爭權的由來 東漢後期外戚宦官爭權的由來 東漢後期外戚宦官爭權的由來 戚宦相爭的經過 戚宦相爭與東漢衰亡的關係 * 第 1 節 王莽篡漢的契機 第 2 節 東漢後期的戚宦爭權 目  錄 漢成帝時,王太后臨朝,引用外家兄弟,王氏得以久握大權 漢武帝重用外戚,讓外戚擔任要職,賦予軍政大權;武帝死後,由外戚霍光輔政 霍光 霍光輔助昭、宣二帝,推行利民的政策,促成「昭宣之治」的出現。但漢代的外戚多乘輔政之機而奪權亂政。你怎樣看待霍光以外戚身分輔政這件事? 1. 外戚獲任要職 2. 王氏久握大權 第 1 節 王莽篡漢的契機 第一步:憑藉叔伯餘蔭,專擅朝政,並部署篡漢大計 第二步:表現得謙恭好學、禮賢下士、樂善好施,博得朝野推重 王莽怎樣創造篡漢的有利條件呢? 第 1 節 王莽篡漢的契機 第三步:利用「五德終始說」,假造符命 第四步:立孺子嬰為帝,自己實行攝政,後以「禪讓」為名,廢孺子嬰自立 沽名釣譽 散輿馬衣裘,振施賓客,家無所餘。收贍名士,交結將相卿大夫甚眾。故在位更推荐之,游者為之談說,虛譽隆洽,傾其諸父矣。 ──《漢書.王莽傳上》 語譯: 賣掉車馬、衣裘,賑濟謀士食客,家產所餘無幾。集合供養有名氣的士人,廣泛結交將、相、卿大夫。因此在朝官員更加推重王莽,游說者都為他頌揚,聲譽高隆,超過他的諸位叔伯。 從甚麼地方可見王莽是個善於沽名釣譽的人? 第 1 節 王莽篡漢的契機 1. 西漢末年,土地兼併日益激烈,農民淪為奴婢,社會危機加深 制度不善,官吏虐民 (哀帝時)百姓貧,盜賊多,吏不良,風俗薄,災異數見,不可不憂。制度泰奢,刑罰泰深,賦斂泰重。 ──《漢書.龔勝傳》 語譯:   (哀帝時)人民窮困,盜賊眾多,官吏重利輕民,風俗刻薄百姓,天災屢屢出現,不可不擔憂。朝廷享用賞賜的制度太奢華,刑罰太嚴厲,對人民的賦斂則太重。 漢末社會產生了甚麼問題? 第 1 節 王莽篡漢的契機 王莽所處的時勢怎樣有利他的篡漢陰謀? 2. 政治黑暗,經濟惡劣,天災發生,在「五德終始」說影響下,人心要求改革 王莽受禪,群情所歸 王莽受禪,一面循著漢儒政治理論之自然趨勢,一面自有其外戚的地位及王莽個人之名譽為憑籍。王莽姑母為孝元皇后,元帝後成、哀、平三君皆不壽,莽諸父鳳、音、商、根相繼執政而及莽,莽之地望已尊。莽又不失書生本色,治禮,務恭儉,迂執信古而負大志,又恰合時代潮流。漢儒群主讓賢,而苦無一明白的選賢制度,王莽在政治上學術上均足膺此選格,遂為一時群情所歸嚮。 ──錢穆:《國史大綱》 為甚麼說王莽算漢是「恰合時代潮流」? 第 1 節 王莽篡漢的契機 王莽所處的時勢怎樣有利他的篡漢陰謀? 從漫畫中的人物對話,你認為東漢後期的政局會出現甚麼問題? 第 2 節 東漢後期的戚宦爭權 現在皇上年幼,不能處理政務,你是我的親人,最值得信賴,你就輔助皇上決定各項軍政大事罷! 臣一定竭盡全力輔助皇上,決不令太后失望! 這些大臣幾乎全是太后外家的親人,竟然不放朕在眼內,任意妄為,貪贓枉法,驕橫跋扈。朕要從他們手上收回權力,你是朕的心腹,要助朕除去外戚啊! 小人願效犬馬之勞,萬死不辭! 漢光武帝削弱相權 漢光武帝削弱相權,戚宦伺機專政 漢光武帝 第 2 節 東漢後期的戚宦爭權 外戚與宦官專權與漢光武帝削弱相權,強化君權一事 有甚麼關係? 政歸臺閣,加強皇權 光武皇帝慍數世之失權,忿彊臣之竊命,矯枉過直,政不任下,雖置三公,事歸臺閣。自此以來,三公之職,備員而已。 ──《漢書.龔勝傳》 語譯: 光武帝嫌惡前代歷任君主皆失去皇權,憤恨權臣竊取皇命亂政,但矯枉過正,不把政權下放,雖然設有三公,卻將政務全歸尚書台處理。自此以後,三公的設置,只是聊備一格的閒散官職罷了。 加強皇權,削弱相權可能帶來甚麼後果? 第 2 節 東漢後期的戚宦爭權 外戚與宦官專權與漢光武帝削弱相權,強化君權一事 有甚麼關係? 2. 太后任用外戚掌政 試計算下表中各皇帝即位的平均年齡。這種年紀即位的皇帝怎樣影響東漢後期的政局? 君主沖齡即位,太后臨朝聽政,任用外戚典掌要職 少帝 靈帝 桓帝 質帝 順帝 安帝 少帝 沖帝 即位年齡 獻帝 殤帝 和帝 皇帝 1歲 1歲 15歲 2歲 17歲 10歲 13歲 12歲 11歲 8歲 9歲 東漢自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齡表 3. 君主借助宦官勢力 君主不滿外戚專橫,借助身邊宦官奪權 第 2 節 東漢後期的戚宦爭權 第 2 節 東漢後期的戚宦爭權 戚宦相爭與太后、皇帝的爭權有甚麼關係? 試根據圖意,重新排列東漢戚宦權力交替的經過。 皇帝年幼繼位 宦官日益權重 君主過早逝世 皇帝倚重宦官 借宦官滅外戚 外戚獨攬大權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