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提升作业二1.2剖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时提升作业二1.2剖析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 二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共小题分 1.据《中国史纲》记载春秋时人主的最高尊号是王天神的最高尊号是帝。战国中期后诸侯称王人主的尊号只好为帝原为光大之义的“皇”字称天神。到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他自称为“始皇帝”。人主尊号的这些变化反映了    A.借助于天加强统治 人主权力不断加强 地方势力左右人主尊号 人主尊号的变化与社会转型相适应 2.《晚清七十年》载“四千年来我民族之社会政治形态之发展第一次转型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这次转型    A.摧毁了宗法观念发展了分封制度 确立了专制政体创立了科举制度 【拓展延伸】皇帝制度的影响 (1)积极方面:在特定时期,皇帝制度在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统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反抗外来侵略等方面,起过积极作用。 (2)消极方面:皇帝是国家政治事务的唯一的最高决策者,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皇帝个人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政局是否稳定;皇帝制度是政治动荡、统治腐败和社会动乱的根源。 3.史载“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由此可见御史大夫行使    A.立法权财政权 军事权监察权 4.(2016·湖北百校联考西周频繁举行盟会、享宴、祭祀等活动各诸侯未必都熟悉礼仪但又不能闹笑话这就得有一个熟悉礼仪的人在旁边帮助指点这个人就叫“相礼”。春秋时“相礼”演变为“上层人物的高级助手”之意也就有了后来“丞相”的雏形。这反映出    A.丞相制度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 丞相的主要职责是防止诸侯失仪 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已相对完善 丞相自出现就可能拥有较高权力 5.“宰相”两字的古文注解揭示了中国古代从“王国”转换成“帝国”后所形成的相权的本质。“宰”有控制、掌握之意原为“罪人在屋下执事者”后引申为宰制的意思。“目接物曰相”故相又有“交接扶助”之意。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相权的本质是    A.统率百官以及协调政务 是皇权的分权制约力量 由皇权决定并为其服务 拥有较为独立的施政权 6.秦朝“打破了传统领主特权为全国大市场的建立创造了条件”的制度设计是    A.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 土地私有制统一了货币 7.顾炎武认为“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材料表明其主张是    A.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郡县制避免了分封制的弊端 应重新恢复分封制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拓展延伸】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演变反映的趋势及认识 (1)趋势: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了官吏任用原则由世袭到行政任命的变化,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认识:西周分封制与贵族政治相伴而生,是适应父权家族制扩大的结果,把宗法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起来,是已取得统治权力的宗族在拥有一个共主的基础上,其他家族成员共同享有对整个国家的统治权力。官僚政治建立起以皇权为核心、以官僚制为载体的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中央统一管辖的郡县制取代了层层分封的分封制,皇帝将地方的治民权与土地权分离,地方政府的官员一律由中央任命,代表皇帝去行使管理权。 8.(2016·江西名校联考)秦朝的郡县制管理链不长,即便是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上级对下级也可以进行有效管理,不会出现顾此失彼之弊,郡县政府成为中央政府的执行机构,郡县政府就具有中央性,是中央机构的延长之手。这表明 (  ) A.各郡县机构仿中央而设置 B.郡县制可有效治理国家 C.各郡县由下到上层层负责 D.郡县制消除了割据隐患 【解析】选B。据材料“郡县政府成为中央政府的执行机构”,可知是加强了中央集权,可有效治理国家,与各郡县内部机构设置无关,故A错误,B正确;各郡县都直接向皇帝负责,而非由下到上层层负责,故C错误;郡县制并没有消除割据隐患,故D错误。 9.(2015·湖北七市模拟)战国至秦汉,实行新的军功爵制。不仅爵级繁细,而且爵位下移,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晋升之梯。这说明秦汉新爵制 (  ) A.助长了自耕农阶层的分化 B.有利于官僚政治秩序的巩固 C.加强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D.加快了社会阶层的双向流动 【解析】选B。“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晋升之梯”可知秦汉新爵制打破了贵族阶层对政权的垄断,破除官员来源的单一通道,有助于官僚秩序的巩固,故B正确。 10.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开创皇帝制度 建立三公九卿制 建立统一的国家和中央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