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计量经济学虚拟变量练习例题dummyvariableexample
例1:季节数据模型
我国市场用煤销量的季节性数据(1982-1988,《中国统计年鉴》1987,1989)见下图与表。由于受取暖用煤的影响,每年第四季度的销售量大大高于其它季度。鉴于是季节数据可设三个季节变量如下:
1 (4季度) 1 (3季度) 1 (2季度)
D1 = D2 = D3 =
0 (1, 2, 3季度) 0 (1, 2, 4季度) 0 (1, 3, 4季度)
全国按季节市场用煤销售量数据(file: Dummy1)
季度 Yt t D1 D2 D3 季度 Yt t D1 D2 D3 1982.1 2599.8 1 0 0 0 1985.3 3159.1 15 0 1 0 1982.2 2647.2 2 0 0 1 1985.4 4483.2 16 1 0 0 1982.3 2912.7 3 0 1 0 1986.1 2881.8 17 0 0 0 1982.4 4087.0 4 1 0 0 1986.2 3308.7 18 0 0 1 1983.1 2806.5 5 0 0 0 1986.3 3437.5 19 0 1 0 1983.2 2672.1 6 0 0 1 1986.4 4946.8 20 1 0 0 1983.3 2943.6 7 0 1 0 1987.1 3209.0 21 0 0 0 1983.4 4193.4 8 1 0 0 1987.2 3608.1 22 0 0 1 1984.1 3001.9 9 0 0 0 1987.3 3815.6 23 0 1 0 1984.2 2969.5 10 0 0 1 1987.4 5332.3 24 1 0 0 1984.3 3287.5 11 0 1 0 1988.1 3929.8 25 0 0 0 1984.4 4270.6 12 1 0 0 1988.2 4126.2 26 0 0 1 1985.1 3044.1 13 0 0 0 1988.3 4015.1 27 0 1 0 1985.2 3078.8 14 0 0 1 1988.4 4904.2 28 1 0 0 注:以季节数据D1为例,EViews命令是D1= @seas(4)。
以时间t为解释变量(1982年1季度取t = 1)的煤销售量(y)模型如下:
y = 2431.20 + 49.00 t + 1388.09 D1 + 201.84 D2 + 85.00 D3 (1)
(26.04) (10.81) (13.43) (1.96) (0.83)
R2 = 0.95, DW = 1.2, s.e. = 191.7, F=100.4, T=28, t0.05 (28-5) = 2.07
由于D2,D3的系数没有显著性,说明第2,3季度可以归并入基础类别第1季度。于是只考虑加入一个虚拟变量D1,把季节因素分为第四季度和第一、二、三季度两类。从上式中剔除虚拟变量D2,D3,得煤销售量(y)模型如下:
y = 2515.86 + 49.73 t + 1290.91 D1 (2)
(32.03 (10.63) (14.79)
R2 = 0.94, DW = 1.4, s.e. = 198.7, F = 184.9, T=28, t0.05 (25) = 2.06
进一步检验斜率是否有变化,在上式中加入变量t D1,
y = 2509.07 + 50.22 t + 1321.19 D1 - 1.95 t D1 (3)
(28.24) (9.13) (6.85) (-0.17)
R2 = 0.94, DW = 1.4, s.e. = 202.8, F = 118.5, T=28, t0.05 (24) = 2.06
由于回归系数 -1.95所对应的t值是 -0.17,可见斜率未发生变化。因此以模型 (2) 作为最后确立的模型 y = 2731.03 + 57.15 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湘质监统编资料(全套表格).pdf VIP
- 18项医疗核心制度(最新)重点.doc VIP
- 教育评价改革下的2025年职业教育评价体系重构及行业趋势展望.docx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8190.4-2023往复式内燃机 排放测量 第4部分:不同用途发动机的稳态和瞬态试验循环.pdf
- 14269数字影像设计与制作复习资料.docx VIP
- 2023预防电信网络诈骗PPT课件.pdf VIP
- 实施指南(2025)《GB_T34927-2017电动机软起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pptx VIP
- 高中励志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VIP
- 机械设计制造与及其自动化专业.pptx
- 学校弱电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