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德育教育工作的反思与实践
德育教育工作的反思与实践
浅谈德育教育工作的反思与实践
通过对当前学校德育现状的整体性思考,以及对当前德育实效
性低下原因的探讨和分析,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学校德育工作目前存
在着哪些问题和误区;进一步明确新课程改革在对学校德育工作提
出新要求的同时,更为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提供了新机遇。
一、对目前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性思考
从狭义上理解,“德育即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形成人们一定
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其任务是“提高道德认识、
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及培养道德行为习惯”
等。德育是一个多种因素互动的过程,其目标、内容、方法及环境
等都会影响到德育的实际效果。几年来,我校的德育工作经过全体
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和探索,在原有基础上有了一些新的变化,
也取得了一些新经验,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和探讨的问题。
通过对当前学校德育实效性低下原因的探讨和分析,具体存在以下
这些情况:
1.从认识方面反思——学校德育陷入“狭隘化”、“片面化”的误
区。具体表现为:
(1)德育不能以人为本。部分教师思想认识狭隘化,把自己定位
为管理学生的角色,校领导把能“管住”、“压住”学生的老师称为
好老师。因而,在很多学校师生关系不平等。
(2)德育主体的失落。多年来,我们习惯于训导、训练,强调灌
输和外部强化,忽视了学生的道德愿望、意志和需要,忽视了学生
积极主动人生态度的形成,使学生体会不到育德的愉悦、德性发挥
和道德能力发展所应得到的精神满足,结果降低了德育的质量。
(3)教育的片面发展。表现在:第一,偏重智育,忽视德育。以
考试为指挥棒,以考试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学生的现象仍然存在;第
二,过分强调道德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道德品质形成过程;第三,
只管学生在校的表现,不管学生毕业后的发展;第四,重视所谓“优
生”,漠视所谓”差生”。
2.从管理方面反思——学校德育陷入“行政化”、“制度化”的误
区。具体表现在:
(1)德育内容有脱离现实生活的现象,缺乏针对性、现实性,思
想教育比重过高,基础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内容强化不够。
(2)偏重德育的认知,而忽视对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道德思维
能力及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3)德育内容成人化、教条化,教育内容脱离学生实际,用对成
人的教育内容来教育学生,从内容到内容,从理论到理论,呆板说
教。
3.从操作方面反思— —学校德育陷入“活动化”、“单一化”的误
区。具体的表现在:
(1)途径方法机械、单一,不能做到因时、因地、因人灵活运用。
(2)偏重知识、技能教学,忽视情感态度培养,缺少互动的体
验。
4.从校外教育方面反思— —学校德育陷入“双轨化”、学生陷入
“双重人格化”的误区。具体表现为:
(1)校外环境的消极影响,削弱了学校德育工作的作用。
学校德育侧重实施的是正面教育,灌输的是真、善、美的东西,
而学生在家庭、社会却耳闻目睹了许多光怪陆离、纷繁复杂的社会
现象。这样,学生一旦走出校园,感受到多彩多姿的社会时,便会
感到学校、教师灌输的思想信念、道德标准显得单薄、脆弱,以至
于学校花大力气精心设计的教育活动,苦口婆心的思品课讲授,辛
辛苦苦的班队会教育所培养的道德观念和产生的正面影响,很可能
片刻间被社会上一个不良现象冲击得荡然无存。
(2)家教方法单一偏激,影响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
未成年人身上不少问题的产生是与家庭教育紧密相关的。没有天
生的不良少年,只有后天的不幸少年。如今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
一方面家长溺爱孩子的现象数不胜数;另一方面家长忽视孩子思想
教育的现象越来越凸现,表现为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一
旦学生的成绩不如意,家长就采取简单粗暴的体罚,使孩子身心受
到伤害;有的家长整天埋头打理生意,一心给孩子创造一个舒适的
“家”,然而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思想状况如何却漠不关心;另外
家庭离异、父母外出打工无暇顾及孩子等现象与日俱增。可以说,
在目前经济转型时期,需要家校携手共同面对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
建设工作面临的新问题不断涌现。而家长的教子理念、家教方法、
行为水平参差不齐,不能形成家校同向合力,从而影响了学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店铺经营权出让合同书 店铺经营转让合同(3篇).docx VIP
- 荣耀手机营销策略研究.doc VIP
- 智能教学助手在初中物理个性化学习中的角色与效能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如东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月考数学试卷(无答案).docx VIP
- 全过程工程咨询 PPT课件.pptx VIP
- DBJ53T-59-2013 上册云南省市政工程消耗量定额.pdf VIP
- 《声音的高与低》课件四年级上册科学.pptx
- 《肥厚型心肌病诊疗进展》课件.ppt VIP
- 2025年热力管道施工新技术和新工艺.pdf VIP
- 智能化小区系统工程合同(标准版)【带多应用】.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