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 唐代文学(二)李白精要.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讲 唐代文学(二)李白精要

李白的思想和生活道路,可分为五个阶段 从五岁到二十四岁(705—724),是在蜀中读书和任侠时期。 从二十四岁到四十二岁(724—742),是追求功业时期。 从四十二岁到四十四岁(742—744),是供奉翰林时期。 从四十四岁到五十五岁(744—755),是诗人的漫游时期,也是其思想极为复杂的时期。 从五十五岁到六十二岁(755—762),是报国蒙冤时期。 李白的交友(与孟浩然)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的交友(与汪伦)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的交友(与杜甫) 天宝三年秋,在洛阳和汴州分别遇见了杜甫和高适,三人便结伴同行,畅游了梁园和济南等地,李杜从此便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杜甫《与李十二同寻范十隐居》)。 剑客李白 他曾师从“任侠有气,善为纵横学”的赵蕤,对形成他的纵横家思想、豪放不羁的性格和诗风有所影响。他“十五游神仙”(《感兴》其五),还漫游过青城、峨眉等山,与东岩子隐于岷山之阳, 李白诗的风格 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豪迈瑰丽,飘逸奔放雄奇壮丽。 李白的诗纵放自如,想落天外,上天入地,真幻参杂。奇特的夸张,瑰丽的色彩,神话故事,轶闻传说,熔铸于诗篇中。然而他的诗句又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他最擅长七言歌行和绝句。他的绝句被后人奉为唐人绝句的典范。杜甫对李白极为倾服,对他的诗歌曾给予极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李白的形象 挥翰如酒,纵饮不羁, 放任自在,笑傲礼法; 天赋仙姿,不同凡俗, 行为特异,超越常规。 李白的个性与盛唐精神 大唐的精神是盛世的开放与达观,是恣情的忘我与自我,而在三百年有唐一代出现了无数风流人物,他们用自己的轶事实践着大唐盛世的情怀,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着唐代最最自由的时代气质。其中最集中的代表者就是诗人李白,他传奇的一生,独特而张扬的个性使他成为中国的一种文化符号,只有他能向世人展示绝对自由的驭风而行。 李白的才能与理想的错位 (1)李白的才能:艺术家的气质、诗人的妙笔、超乎世事的思维 (2)李白的弱点:思想比较幼稚,对于人际交往不是很在行,行动做事不谨慎,并无治国为政的政治才能。不够冷静。 (3)李白的理想:“管晏”自比,姜太公自比。 (4)李白的错位:没有发挥优长。 李白的个性与盛唐精神 李白的个性 (1)崇尚自由 (2)兼收并蓄 (3)极度自信 (4)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 因为有大格局与大境界,因而有大成就。 八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写作背景 这首诗题曰“饯别”,其实毫无“饯别”之意,乃是高楼酣饮,《文苑英华》题作《陪侍郎叔华登楼歌》。谢眺楼,一名北楼,亦称谢公楼,南齐宣城太守谢眺所建,唐咸通间刺史孤霖改建,易名迭嶂楼。这首诗抒写了诗人年事渐高、壮志难酬的烦忧、苦闷、哀愁、激愤,反映了李白的理想和社会现实的尖锐矛盾。 题 解 谢眺北楼是谢眺任宣城太守时建的,是宣城的登览胜地。诗人开门见山,一开头就把所见景色概括了出来,马上抓住人心。以后他用“明镜”、“彩虹”突出“江城如画”,用“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描绘“山晚晴空”,瞧,多么完整而又有层次。在这里,诗人不仅写了秋景,也写出了秋天的意境。 讲解课文 1.前四句为一层。发端直抒胸臆,将其年事渐高,壮志难酬的苦闷、烦恼和盘托出。 2.中四句从诗的首句铺开,点出饯别之人——李云的校书身份,饯别之地——谢朓楼,同时抒发彼此情谊——诗文之交。 3.后四句为三层。神游于幻想中诚然是快慰的,但现实社会不以诗人的幻想为转移,他仍然无法摆脱污浊现实的羁绊。 讲解课文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用复沓重迭的语言、散文的句式,倾诉过去、现在、乃至将来的许许多多、无尽无休的烦忧,既曰“弃我去”,又曰“不可留”,既言“乱我心”,又言“多烦忧”,写得如泣如诉,如怨如怒。这苦闷和烦恼是诗人看到日月不居,弃我而去,而自己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所引起的。 讲解课文 当诗人看见“万里长空送秋雁”这寥阔明净、壮美的秋景时,心情又陡然为之一变,“烦忧”为之一扫,于是产生了“对此可以酣高楼”的豪情逸兴,陪李侍御登谢公楼,开怀酣饮,纵酒高歌,展示出他那豪迈阔大的襟怀。 讲解课文 中四句从诗的首句铺开,点出饯别之人——李云的校书身份,饯别之地——谢朓楼,同时抒发彼此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