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卒中单元模式下整体护理对中风病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影响.doc
中医卒中单元模式下整体护理对中风病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影响的研究
傅晓红1 齐锡友1 刘桂华2 董致郅1 谢春荣1
本文档由【中文word文档库】提供,转载分发敬请保留本信息;
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范文、教育、学习、政策、报告和经济类word文档。
(1.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神经内科2.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护理部 北京101400)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卒中单元模式下整体护理对中风病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期中风病人共1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护理均相同,研究组同时予中医整体护理,各组治疗时程均为2周。采用改良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评价运动功能水平;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观察治疗前,第7天,14天,30天,60天不同时点的指数变化,比较各组之间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水平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提高,但以中医整体护理组提高更明显。结论:中医整体护理对中风病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中医卒中单元;整体护理;肢体功能;
中风病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之一,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死率和致残率。
中风后偏瘫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卒中单元是目前治疗中风病的最有效措施,我院于2008年1月建成了有中医特色的卒中单元,中医整体护理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但目前有关中医卒中单元模式下整体护理对患者肢体恢复功能影响的研究较少,因此通过对3年来我院神经内科150例急性期中风病患者护理效果的临床观察,了解整体护理对中风病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1.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本研究所选择对象为2007年1月~2010年9月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应用等距随机分为研究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研究组:男39人,女36人,平均(61.08±9.60)岁。脑梗死70例,脑出血5例,左侧偏瘫41例,右侧偏瘫34例;对照组:男42例,女33例,平均(63.47±10.15)岁,脑出血13例,脑梗死62例。左侧偏瘫32例,右侧偏瘫43例。两组样本经过统计学处理,在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既往史和伴发病评分等方面相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标准》(二代标准)[1]及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协会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2]。
北京市中医药科技项目(JJ2006-43, JJ2008-35)
1.3入选标准:①发病72小时内,经头颅CT或MRI确诊的初次中风病患者;②均为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③存在肢体功能障碍但24~48小时内不再进展的患者;④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大于8 分;NIHSS评分≤24分⑤未接受手术与溶栓治疗。
1.4排除标准:剔除非脑血管病原因造成的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及痴呆或严重心、肺、肾功能不全,生命垂危的患者。
2.研究方法
2.1各组患者在入院后均按照病情予常规治疗2周,出院后随访。缺血性中风患者静点疏血通注射液(牡丹江友搏药业国药准字l中日一次静点,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300mg,每晚一次,14天为一疗程;出血性中风患者静点醒脑静注射液(无锡济民可信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3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中日一次静点,14天为一疗程。两组患者均辨证应用中药汤剂,有合并症及并发症者对症治疗。
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由主管护士进行中医整体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2.1 情志护理:护理者以热心和真诚的态度,在建立良好护患沟通基础上,以积极,耐心,乐观的语言鼓励引导患者,消除其悲观,消极情绪,增强早期康复的信心。
2.2.2 饮食护理:参照《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标准》(二代标准),按照病证性质的不同及体质差异,指导患者调节饮食。
2.2.3 康复护理:⑴首先是改变体位,并保持良肢位,即肢体摆放于抗痉挛体位;⑵被动关节运动→辅助主动运动→主动运动;⑶进行床上翻身和移动训练;⑷床上桥式运动,训练躯干和大腿肌肉;⑸卧位和立位训练;⑹静态和动态坐位训练;⑺坐位和立位转换训练;⑻立位训练;⑼步态训练;⑽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洗脸、刷牙、更衣、进食、如厕等[3]。以上康复训练由康复师制定并指导患者执行,主管护士辅助执行。每日进行一次,每次30分钟,14天为一疗程。
2.2.4 特色护理:针对中风病人多便秘,失眠,中风后手足肿胀等并发症状,采用耳穴埋豆、拔罐、艾灸、刮痧、穴位按压、中药熏洗等中医特色疗法进行对症治疗。
2.2.5 健康教育:应用床旁讲解,集中授课,发放卒中防治手册等多种方式进行宣教,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