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协同创新不仅仅是联合攻关那样简单.docx

协同创新不仅仅是联合攻关那样简单.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协同创新不仅仅是联合攻关那样简单

协同创新,不仅仅是联合攻关那样简单8月15日,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研讨会在北京举行,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同日成立。据悉,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以北京科技大学和东北大学为主体,联合上海大学、中国钢研科技集团、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宝钢、首钢、鞍钢、武钢等高校、科研院所和钢铁企业组成,下设两个创新平台:高性能钢铁材料品种开发创新平台和钢铁共性关键工业技术与装备研发创新平台,分别由北京科技大学和东北大学牵头建设,前一个重点开展海洋工程用钢、先进能源用钢、现代交通用钢等高性能钢铁材料品种的开发,后一个重点开发洁净钢冶炼、新一代控轧控冷、生产过程精确控制、质量在线监检测等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协同创新有望让科研和市场不再“两张皮”“寒冬期”的钢铁呼唤自主创新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2011年,中国钢铁产量占全球粗钢总产量的45.5%。作为基础原材料,钢铁工业为我国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建筑、交通、机械、汽车、家电、造船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虽然钢铁材料将继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下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对钢铁品种质量提出更高更苛刻的要求,以满足其苛刻的服役环境和复杂的负载条件。例如在海洋工程和舰船制造领域,钢铁面临着在海水、海洋大气等复杂腐蚀介质中,以及台风、巨浪、洋流、浪涌等复合载荷条件下的长寿服役安全问题;在油气田的开采储运过程中,钢材面临着高温、高压、复合载荷,以及腐蚀等极端服役条件的严峻考验;在电力领域,超超临界锅炉用钢、核电工程用钢等面临更高温度、更高压力、强辐射、持久安全等问题。恶劣的服役环境和安全长寿的要求对钢铁材料的综合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满足这些新要求,钢铁行业必须围绕市场需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新产品的研发与推广。此外,全球铁矿石等原燃料供应与价格波动,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也对钢铁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钢铁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品种质量亟待优化、布局调整进展缓慢、能源资源“瓶颈”凸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一系列难题。尤其是今年,在国内外复杂形势的影响下,我国钢铁行业进入发展的“寒冬期”。然而,最黑暗的时期往往孕育着希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钢铁行业转变发展方式、推动战略性结构调整以及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朱继民说:“目前,我国钢铁工业进入了非常困难的‘严冬期’,但应看到,这也是我国钢铁行业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好时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是增强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三大问题困扰钢铁核心共性技术创新不可否认的是,我国钢铁行业目前在核心共性技术创新、研发与推广上仍旧面临很多问题。首先,我国钢铁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分散、封闭技术壁垒严重。目前,国内仅有个别优秀的钢铁企业建立了企业自己的技术创新体系,开展里局部的自主技术创新研究,但这种自发和小范围的创新对行业的贡献是非常有限的。由于利益竞争,钢铁企业之间的技术壁垒严重。从自身利益考虑,钢铁企业不会对其他企业提供自己掌握的先进工艺和技术,难以形成有效的企业间合作机制。此外,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处于独立、分散的运行状态。这种分散和封闭的状态,使得钢铁行业在重大技术创新上难以实现突破。其次,我国钢铁类科研院所转制后面临新的挑战,不利于钢铁行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钢铁类科研院所曾是钢铁行业共性技术研发的主要力量,经过多年的院所改制,绝大部分都已都已转变为科研型企业,按照企业的模式进行运作和考核。科研院所一方面继续为钢铁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另一方面与钢铁企业内部的创新体系形成竞争。从自身的利益角度出发,科研院所与企业间的技术壁垒也日益严重,不利于钢铁共性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另外,经过改制后的多年运作,科研院所很难再走“回头路”,继续发展下去将逐步丧失其现有的科研优势。最后,我国钢铁行业的创新人才还比较缺乏,成为钢铁行业共性技术开发的一个“瓶颈”。人才是技术创新的第一要素,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钢铁行业规模大,企业多,技术难度高,形成行业自主创新链条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然而,钢铁行业目前的创新人才数量和结构状况并不太乐观。据统计,在我国钢铁行业的技术人员中,拥有博士学位的不到0.1%,拥有硕士学位的只有1%左右,远低于世界钢铁强国的平均水平。协同创新是增强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基于技术创新体系、人才等方面的原因,通过行业技术创新实现钢铁行业从量到质的转变,单靠那一方面的力量恐怕都难以完成,必须大力开展协同创新。这是现阶段钢铁行业共性技术突破的重大战略和重要途径。并且,钢铁核心共性技术创新所涉及的研发环节多、资金投入大、投资风险高,需要整个创新链条中的要素发挥各自的优势,通过协同创新才能完成。正如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骆铁军所指出的那样:“我国钢铁要实现从‘做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