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教育.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七章教育

第十七章 教  育 1905 清代,宿城先后有培菁、正谊两所书院。光绪三十一年 ( )始有 小学,三十二年始有中学。民国初年,宿城绅商、教会、官方陆续创办了 37 1948 16 2480 一些中小学。至民国 年 ( ),宿城有小学 所,学生 人,中 8 2324 学 所,学生 人。 建国后,调整了学校布局,健全了学校领导,整顿和充实了教师队伍 1957 12 改进了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至 年,宿城有小学 所,在校 5250 5 2337 学生 人;有中学 所,在校学生 人。幼儿教育、师范教育、工 50 农业余教育部得到发展。并于 年代末,出现了高等学校。 1957 年以后,教育事业的发展几经曲拆。1957 年的反右派斗争,特 别是十年 “文化大革命”,有相当一批教师受到冲击,蒙冤受屈。教学工 作强调突出政治,忽视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教育。强迫城镇中学下迁农村 教育工作受到摧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了知识分子政策,平 反昭雪了教师中的冤假错案,贯彻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1985 92 200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至 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 所,教师 4 余人,学生近 万人。 第一节 儒学 书院 私塾   一、儒  学 1274 历代儒学均设于学宫内。元至元十一年 ( )始建学宫,经六载建 成,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而后,迭经兵燹、天灾,屡次倒塌。从明洪武 1370 1879 500 14 三年 ( )至光绪五年 ( )的 多年间,有记载的修葺达 次 22 民国 年,县长曲著勋最后一次把学宫修理一新。 1 清代,宿州儒学设学正、训导各 人,管理生员,按季考课。教学内 容为 《四书》、《五经》、《二十四史》、《历代名臣奏议》、《历朝墨卷》等 教学内容完全服从科举考试的需要。光绪十五年,宿州儒学共有廪生2 26 20 11 名,增生 名,文童进额 名,武童进额 名。   二、书  院 文山书院 元时建,旋废。 培菁书院 在学宫东北隅 (现宿县地区行署处),清乾隆五十一年 1786 ( ),知州赵霖捐廉,置民房创建。 1833 正谊书院 清道光十三年 ( )知州周天爵在培菁书院旧址之旁设 考棚,名正谊书院。 明、清两代,宿城有义学三所,一在察院西、一在马神庙西、一在小 隅口西,详址皆无可考。   三、私  塾 30 1 清末民初,宿城有私塾 多所,每所有塾师 人,分团馆、门馆、东 3 馆 种形式。团馆是塾师请人代为招揽学生,多用庙宇祠堂作校舍。民国 初年,城内的火神庙、文昌宫、王家祠堂、兴福寺、玄帝庙、蚂蚌庙都设 有团馆。门馆是塾师在家设馆讲学。著名塾师梅雪峰、俞灿春、赵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