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史研究的世纪回顾与展望.doc
清史研究的世纪回顾与展望
20世纪的清史学,是近 现代 中国 历史 学的一部分、一个分支。近代清史学,即资产阶级清史学。它的萌生,大体上与世纪同步。
这不是偶然的。当20世纪迈步走来时,世界资本主义在欧、美和亚洲部分地区已很发达,近代的即资产阶级的学术已有很大的 发展 、很多的积累。在中国,清朝正加速衰败,走向灭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蓬勃展开。在 政治 上,革命和 社会 对了解本朝历史的要求普遍加强了,清史 研究 和编纂有了最迫切的现实意义,而随着清朝统治的削弱,“国史”研究的环境也渐渐宽松化;在学术上,中国学术近代化变革潮流开始涌动,留学东、西洋输人近代学术 理论 和 方法 ,梁启超、夏曾佑、严复等代表了这一潮流,在历史学方面也鲜明表现出来。
因此,断代清史研究最早从近代历史学土壤中破土而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侨居或留学日本的人士掀起了创办杂志热。《译书汇编》于1900年由日本东京译书汇编社编辑、上海开明书店发行,月刊,1903年改名《政治学报》,是中国近代较早的一种人文学术性和政治性杂志。其后,许多杂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梁启超主撰的《新民丛报》,1902年创刊,日本横滨新民丛报社发行;东京留日湖北同乡会杂志社编《湖北学生界》、东京浙江同乡会编《浙江潮》,均1903年创刊,等等。内地人士闻风而动,上海商务印书馆东方杂志社编《东方杂志》,1904年创刊, 影响 很大。早期清史论文有了公开的阵地。但焘撰《黄黎洲》一文,刊于1903年1月《湖北学生界》创刊号,是 目前 所知的中国第一篇近代性质的清史论文。章士钊的《大革命家孙中山》,1903年刊行,可能是最早的近代性质的清史人物专著。稍后出版近代性质的清史断代史多种,最早的应推陈怀《清史要略》(北京大学出版部,1910年?),然后,有华鹏飞《清史》(中华书局,1912年)、吴曾棋等《清史纲要》(商务印书馆,1913年)。汪荣宝等《清史讲义》(商务印书馆,1913年)、刘法曾《清史纂要》(中华书局,1914年)、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文明书局,1915年)等。这些断代清史比同类性质的清以前各断代史早十几年、几十年面世。世纪初出现的这类清史论文、专著、断代史的政治立场、指导思想、学术 内容 、体例形式等多方面,都与传统史学不同,是20世纪史学的新事物。由此可见,近代性质清史研究与世纪大体上同步开始,是不错的。
20世纪清史研究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结合政治、社会生活中的大事,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1901至1937年为第一阶段,即近代清史分支学科萌生和奠基阶段;卢沟桥事变爆发和孟森去世标志着这一阶段结束。这一阶段是近代人文 科学 严格的学术研究工作在中国刚刚诞生的阶段。研究较多的清史课题有清先世、明满关系、南明史、学术史,后渐扩大到秘密会社史、华侨史、晚清史(这是一大热点)、民族史、历史地理、财政史、盐业史等。其他 问题 有的也开始涉及,如向达等研究白莲教,谢国桢研究奴变等。这些研究最早以《东华录》、《圣武记》为基本史料。辛亥革命前后发掘出许多反清野史、别集,以后逐渐用于研究,并发掘、利用外国史料、档案史料,扩大史料 应用 范围。这一阶段主要成就是:
甲,产生为近代清史分支学科奠基的两部断代清史,即萧一山《清代通史》、孟森《清史讲义》。两书是在不同思想指导下写成,萧信奉民族革命史观,孟倾向传统的英雄史观。两书都比早期诸断代清史做了深人得多的研究,成为公认的奠基作。
乙,专题研究的精品,首推孟森《明元清系通纪》,翻了持续三百年的大案,纠正了辛亥革命以来对清朝统治的一些偏颇的偏激的观点,把清朝和满族的历史置于一个科学的基础上。学术史的研究,在梁启超、钱穆等的著作中有丰硕的成果。
丙,史料方面的大事,是抢救清朝档案,并开始整理出版。抢救工作的首功应归罗振玉、傅斯年等。在他们努力下,1000万件档案免遭灭顶之灾。从30年代起,《明清史料》、《清三藩史料》、《清代文字狱档》和故宫《 三,1949至1976年为第三个阶段,即清史 研究 的马克思主义改造阶段。新 中国 成立前,前伯赞、范文澜、侯外庐、胡绳、华岗等史学家已用马克思主义的 理论 和 方法 指导研究清史。但只有在新中国成立后,清史研究才全面实行马克思主义的改造。人关前满族 社会 性质、清初社会主要矛盾、资本主义萌芽、农民战争史、清初启蒙思.想、清朝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等的研究,最突出地反映出清史研究的全新面貌。它们也是这个阶段最热门的课题,成果最富。这就大大深化了对清朝 历史 过程及其动力的认识,较之仅仅排比、爬梳、考证史事和用唯心主义解释清史 问题 是一个巨大进步和飞跃。一些传统课题继续获得关注和 发展 。晚清历史受到特别重视,研究细致化,硕果累累,是这个阶段清史研究的显著特色,然而因此也使以鸦片战争为界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