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药理重点51254.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理重点51254

1.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 F) 指经过肝脏首关消除后能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药物相对量和速度。 公式为:F=×100% A-体内药物总量;D-给药量 绝对生物利用度F=×100% 相对生物利用度F′=×100% 2.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 指实验药品和参比药品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以相同剂量给药,其活性成分吸收程度和速度无差异。 药学等效性:两药品含相同量的同一活性成分,有相同剂型,符合同样或可比较的质量标准则认为它们药学等效 治疗等效性:两制剂含相同活性成分,有相同剂型,并且临床显示具有相同安全性和有效性则认为两药治疗等效 3.一重症肝硬化患者,应用抗凝血药双香豆素(血浆蛋白结合率98%),如何调整药物剂量?为什么? 抗凝药双香豆素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而重症肝硬化患者的血浆蛋白合成减少,造成血中游离型药物增多,影响药物的使用效果并增加毒性。因此,必须减少用药剂量。(网上没找到合适的,自己写的) 4..半衰期的临床意义? 半衰期(half-life,t1/2)一般是指血浆半衰期,即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1、反映药物在体内消除的速度 2、确定最适的给药间隔时间 3、估计停药后药物从体内完全消除的时间 4、预计连续给药后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 5.药物的作用机制 ①非特异性 通过改变细胞内外环境的理化性质发挥作用。 ②特异性 通过不同的机制参与或干扰细胞、亚细胞、分子水平的生物化学过程而发挥作用。 6.量反应药效学参数 1.最小有效量(阈剂量):能引起效应的最小剂量或最小浓度 2.曲线的斜率:用对数剂量表示时,量效曲线的16-84% 区段大致呈直线,该 直线与横坐标夹角的正切值,反应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 3.最大效应(效能):随着剂量的增加,效应也随之增加,当药效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再增加剂量药效不再增加。 4.效价强度:作用性质相同的药物,能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剂量,所需剂量越小效价强度越大。 5.个体差异:在人群中即使是条件都相同,也有少数人对药物的反应有所不同。 7.药物的安全性 治疗指数(TI)=LD50/ED50 安全指数(SI)=LD5/ED95 可靠安全系数=LD1/ED99 8.药物作用的靶点 1)受体:是糖蛋白或脂蛋白构成的生物大分子,存在于细胞膜、胞浆或细胞核内,又是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以受体为作用靶点的药物习惯上称为分子激动药或拮抗药。受体的类型主要包括:(1)G蛋白偶联受体(2)门控离子通道型受体(3)酪氨酸激活性受体(4)细胞内受体 2)酶:酶是由活细胞合成的对特异底物高效催化的蛋白质,是体内生化反应的重要催化剂。例如卡托普利抑制RAA系统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阻止血管紧张素Ⅰ转换或血管紧张素Ⅱ,并能抑制醛固酮分泌,减少水钠潴留。 3)离子通道:现有药物主要以K+、Na+、Ca2+、Cl-等离子通道为作靶点。 生物活性物质 4)核酸:以核酸为作用靶点的药物主要包括一些抗生素、抗病毒药、喹诺酮类抗菌药、抗肿瘤药等。 5)免疫系统:例如一些抗排斥药。 9.药物相互作用 是指联合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时,由于药物代谢动力学或药效学的原因,可影响它们单独应用时所产生的效应,使之增强或减弱。 协同作用是指同时应用(或前后应用)两种或多种药物,由于药效学的影响,使原有的效应增强。 1.相加作用是指药物合用后药理作用等于各药单独应用时所产生的作用的总和。2.增强作用是指药物合用后药理作用大于各药单独应用时所产生的作用的总和。3.增敏作用是指一种药物可使机体对另一种药物的敏感性增强。 拮抗作用:一种药物对抗或减弱另一种药物的作用 10.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 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经验性治疗) 三、根据抗菌药的抗菌作用、适应症、体内特点和不良反应选择用药 四、综合患者生理、病理情况制定抗菌药治疗方案 五、抗菌药物的使用应严加控制和尽量避免的情况1、抗菌药的预防性应用必须有明确的指征2、应尽量避免皮肤黏膜局部应用3、联合应用抗菌药应有明确的指征4、选用适当的给药方案和疗程5、应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 11.试举出你所知道的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物,并阐明各自的药理作用。 青霉素G(penicilin G):青霉素G的抗菌作用机制为影响细菌细胞壁糖肽的合成。糖肽合成的最后阶段是完成交叉连接。由细菌体内转肽酶移去N-乙酰-壁氨酸(NAM)上的五肽末位D-丙氨酸。使5肽甘氨酸桥的最后一个甘氨酸与NAM的五肽第4个残基(D-丙氨酸)相连接而实现交叉连接。现已研究证明青霉素类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能与细菌细胞膜上主要靶位蛋白,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相结合。这些PBPs也就是在细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