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男性乳腺癌54例临床分析.doc
男性乳腺癌54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小红 钟海均 江洪 余新民
【摘要】 目的 探讨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诊断、 治疗 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54例男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病理类型、肿瘤分期及ER表达为影响男性乳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男性乳腺癌生存率的关键。治疗上应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同时要重视ER表达阳性者的内分泌治疗。
【关键词】 男性乳腺癌 诊断 治疗 预后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diagnosis,treatment and prognostic factors in male breast cancer.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54 patients ale breast cancer or stages and expression of estrogen receptor portant prognostic factors for male breast cancer. Conclusions Early diagnosis and early therapy are crucial to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male breast cancer. The prehensive treatment of male breast cancer based on operation is important. Endocrine therapy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patients ent Prognosis
男性乳腺癌较少见,占乳腺癌总数的1%[1]。其发病情况、临床特点与女性乳腺癌不甚相同,早期发现率较女性低,误诊率较女性高,且发现时病期晚,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一般较差。本院自1985年7月至2002年9月间共收治54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约占同期乳腺癌的1.29%,现回顾性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4例,年龄32~78岁,平均58岁,均经过病理确诊。病程3个月~3年,平均10个月。既往有男性乳腺发育症8例。临床表现有:乳晕及周围肿块42例,直径<2cm 12例、>2cm 30例。与周围皮肤粘连、乳头回缩4例,乳头溢液2例,皮肤破溃5例,腋窝淋巴结肿块30例。按照TNM分期:I期12例、II期24例、III期13例、IV期5例(转移部位包括肺、骨、脑及全身多发转移)。病理类型:非浸润性癌15例(导管内癌9例、小叶原位癌6例);浸润性癌39例,其中非特殊型27例(导管癌18例、单纯癌6例、腺癌2例、硬癌1例)和特殊型12例(乳头状癌6例,黏液腺癌4例、髓样癌2例)。腋窝淋巴结阳性28例,其中>4枚者13例,病理证实侵犯皮肤乳头者6例。其中38例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检测,阳性者22例(占78.6%)。
1.2 治疗方法
本组中49例行手术治疗,3例因远处转移,2例因其他原因未能手术。49例行手术治疗患者中10例为外院行局部切除术后转本院行再次手术,术后标本未见癌残留5例。本院行乳腺癌根治术6例,改良根治术38例,单纯乳腺切除术5例。3例行术前新辅助化疗,2例行术前放疗。35例术后给予1~6周期的辅助化疗,选用环磷酰胺、阿霉素、五-氟尿嘧啶(CAF)、环磷酰胺、甲氨喋呤、五-氟尿嘧啶(CMF)方案为主。15例术后证实有淋巴结转移的予术后放疗,包括胸壁、内乳区、锁骨上下区、腋窝区放疗。本组行ER、PR检测,检测阳性者中有22例予三苯氧胺内分泌治疗。
1.3 统计学分析
各项临床病 理学 指标用COX模型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找出对生存期有独立作用的指标,再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经Long-Rank检验。以上统计数据均使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以P<0.05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全组随访54例,随访时间5~20年,5年总生存率为74.1%,存活最长时间为16年,最短为7个月。COX模型单因素分析表明病理类型、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ER表达、PR表达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而发病年龄、肿块位置与患者预后无关,见表1。COX模型多因素分析表明病理类型、临床分期、ER表达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见表2。表1 COX模型单因素分析(略)表2 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略)
用Long-Rank检验病理类型、临床分期、ER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并绘制生存曲线 。发现病理类型、临床分期、ER表达均与预后显著相关(图1、2、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