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农药冲击下的我国农药行业透视.pdf

外企农药冲击下的我国农药行业透视.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企农药冲击下的我国农药行业透视

外企农药冲击下的我国农药行业透视外企农药冲击下的我国农药行业透视 外企农药冲击下的我国农药行业透视外企农药冲击下的我国农药行业透视 引言 面对中国农药市场每年400 -500 亿的销售额和正在成长的广阔市场,以孟山都、杜邦 等为代表的跨国公司,已经把中国看作国际化经营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与许多被外资入主 的行业相同,国外企业给中国市场带来了优质的农药,却并未带来国内农药急需的科研成果、 管理经验等核心竞争力。而且,经过20 多年的运作,中国已成为这些跨国公司产品市场中 的不可或缺的板块,国内农药企业已经处于主战场阵地沦陷的状态。孟山都、杜邦、拜耳、 先正达、陶氏这五家跨国农药巨头都在中国市场上施展身手,先后以优势产品主导中国市场。 孟山都的农达、拜耳的锐劲特、杜邦的康宽、先正达的适乐时、陶氏益农的高效盖草能、毒 死蜱已经成为中国数亿农民、农药行业人员耳熟能详的名字。 中国农药行业现状:分散的行业,成长的市场。我国农药生产企业2200 多家,厂家规 模小而分散,前10 大企业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不足20 %。2007 年,我国农药产量(折100% 原药)达173.1 万吨,2009 年,中国农药总产量超过226 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药生 产国和出口国。但中国农药大而不强,行业前10 大企业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只有l9.5 %.前 20 大企业占总产量比重只有 30.8 %。单一制剂和复配制剂企业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无一家 超过3 %.大多数企业靠薄利多销度日。 中国农药企业的品牌认知度低,登记的品种分散,产品同质化严重。农药主要有效成分 只有数百个,而中国登记农药品种超过25000 个。光一个阿维菌素制剂就有2798 个品种(包 括含阿维菌素的混剂品种),登记企业达到505 家。相比之下国外的产品品牌认知度很高, 孟山都的“农达”每年为孟山都公司贡献数十亿元利润,而中国草甘膦登记企业近400 家,登 记的制剂数达785 个,但没有一个企业或产品可与“农达”抗衡。 一、几个典型的故事 1、草甘磷(农达) 孟山都整个草甘膦生产能力应该占到全球生产能力 40 %左右,同时它又控制着全球 20 %的产能。在2005 年或者2006 年,国内草甘膦的价格降到了2 万元/吨。此时,孟山都 出于战略考虑,关闭了一条草甘膦年产10 万吨的生产线,直接到中国采购草甘膦。 由此,引发了国内草甘膦价格持续上涨,2006 年底为 3 万元,2007 年度全年均价为 4.67 万元,2008 年上半年均价为8.21 万元,最高价格曾突破10 万元大关。价格的疯涨, 吸引了受到巨额利润的刺激国内大批企业纷纷新建或扩建草甘膦项目,从2007 年开始,大 大小小的草甘膦生产企业就不断上马项目扩产,至2008 年9 月份计划的新增产能就至少达 到40 万吨左右,而国内的消费能力不过在5 万吨左右,大部分的草甘膦主要还是依靠出口。 在这样的疯狂行情中,2008 年5 月,孟山都又宣布恢复重启 10 万吨生产线,同时,又投 资扩建4 万吨产能,项目建成后,草甘膦产能提高近20 %。2009 年中国产能就达 103 万 吨,而全球草甘膦需求量约80 万吨左右。于是,这一轮价格飙升的行情终结了,草甘膦的 价格就一路下跌,目前个别企业原药的售价已低至1.9 万元/吨,而生产成本一般在2.5 万 元/吨左右。可以说,由于中国农药行业管理的混乱和企业自身的盲目性,让孟山都相当自 如的操纵着草甘磷市场。 而这样的故事还在继续上演着。 2、氟虫腈(锐劲特)的故事:在中国市场销售15 年,农民家喻户晓。 锐劲特是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原罗纳普朗克农化公司)于 1987 年开发研制,1993 年 开始商业化的苯吡唑类新型杀虫剂,其通用名为氟虫腈(fipronil ),由于该药剂结构新颖, 作用机理独特,活性高,被国际上喻为新一代的高技术杀虫剂。 1994 年锐劲特引进我国,与各地农业科研机构、植保推广部门合作,在长江中下游水 稻种植区广泛开展试验、示范,主要目标为水稻二化螟、稻飞虱、蝗虫、小菜蛾等。 1997 年主要推广锐劲特防治蔬菜害虫(小菜蛾),同时探索防治水稻主要害虫的定位与 应用技术,被上海市选定为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推荐用药; 1998 年将锐劲特定位于防治水稻二化螟,并明确了华东和华中6 省为主要市场,其中 在浙江推广应用最成功,1998 年被浙江省植保总站推荐为全省“稻田无螟害行动计划”的首 选药剂,当年在浙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