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轼《定风波》use精要
导入新课 贬到杭州,他说: “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 贬到黄州,他说: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到惠州,他说: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贬到儋州,他说: “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 当我们面对人生风雨的时候 ——苏轼《定风波》 苏轼的人生: 一生频遭贬谪,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处如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 苏轼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识了人世间万千丑态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不是好人”。他这样描述自己的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可见苏轼是潇洒超俗的,乐观开朗的,旷达的。 才华横溢的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 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旷世奇才 诗歌: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绘画方面:喜作 枯木怪石;论画主张 神似。 定风波 苏轼 学习目标 1.感受词人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词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3.学习本词的表现手法。 4.背诵。 解读小序,挖掘有效信息。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时间:1082年3月7号——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 个春天。 地点:沙湖道中 天气:雨 晴 人物:雨具(拿着雨具的仆人)、同行、余 感觉:狼狈 不觉 故:交代写作缘由。 朗读诗歌读出节奏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置之不理 无所畏惧 气定神闲 雨大 挑战 轻松 欢快 神态 自若 外物不足萦怀 ——这两句写诗人道中遇雨时置风雨于不顾、吟啸徐行的镇定态度,暗示他在政坛风雨中遭贬后仍泰然处之的心态。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竹杖芒鞋轻胜马两者对比,隐喻 闲散江湖胜过奔波劳碌。 一蓑烟雨任平生。 序言“雨具先去”又何来“蓑”? ——这句不是写眼前景,而是想心中事。因为“雨具先去”,当时并无蓑衣。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料峭春风:人生的逆境 政治的风雨 山头斜照:人生的希望 刚才还在风雨中行进,现在迎着自己的却是山头斜阳。自然界忽晴忽雨,变化不定,也是暗示了政治舞台上的晴雨也是升沉不定。社会政局犹如自然界气候一样,变幻莫测。 作者于挫折中看到希望,于逆境中看到曙光,不让这暂时的挫折和逆境左右自己的心情。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三句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 A阳光总在风雨后。? B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 C失败和成功是一对孪生兄弟,失败来了,成功还会远吗。 D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E阴雨之后必有阳光,生活中要充满乐观和希望。 讨论:如何理解“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回头往刚才遇雨的地方看去,回去,对我来说,既没有晴天,也没有雨天。 ——实际上,“萧瑟处”隐喻宦途风雨; “归去”是用陶渊明的“归隐”之意。 所以,有了归隐之心也就无所谓什么宦海的风雨或晴天了。(旷达 隐逸) “风雨”比喻词人生中的逆境, “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 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 归纳小结 余秋雨说:“没有黄州被贬,一道天光就不能射向天际”。 《定风波》表现了词人在自然风雨中镇定自若,在仕途风险中坦然处之,在痛苦中旷达自解的复杂而深邃的情致及乐观潇洒的人生态度。 探究延伸:当人生的风雨来临时,你会怎么做? 情景设置: 毕业后,你进入一家单位,受到前辈的打压和排挤,自己的主张得不到赞同,才华也得不到施展。 任 务:你会怎么办?为什么?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