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类基因组转录因子长度对转录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Effect of the TransposablleElementEnvironment of Human Genes onGene Length and Expression《人类基因组转录因子的环境对基因的长度和表达的影响》 作者 Daudi ,Ahsan 背景 2002年作者提出了“选择假说”这一概念解释了基因的长度与基因表达的关系即基因表达水平越高基因越短,基因表达水平越低基因越长。 再在后来进一步的研究,人类注意到在基因环境内和周围环境内转录因子对基因表达的深度和广度的影响。 最终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基因长度和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的关系上。 材料和方法 1.确定基因位点 将我们定义的特殊基因参考人类基因序列找出不同的基因位点。 2.确定基因和基因间转录因子的分数。 为了确定人类基因的分数是由转录子序列决定的,故将人类转录子分配到六大主要转录子家族中。在脱氧核糖核酸基因组坐标中使用了基因的同位因子,对于每个转录子的类型看作是碱基被基因的转录子占领。从而计算出基因和基因间的转录子分数。 材料和方法 3.基因表达数据 运用人体组织的基因表达探针组图谱,测量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4.测量基因长度的参数和基因表达 通过表达高峰,表达的深度和组织特异性的广度来测量基因表达。而参数值是由实验分析及仪器分析测得的。 材料和方法 结论 1.在真核生物的基因组中基因结构是由转录因子的衍生序列决定,个人的基因由转录因子的数量和性质决定。 2.高表达的基因簇是密集的,具有较高的基因元素含量和较低的线基因密度。 结论 3.转录子的分数与基因的长度成正相关,基因的表达与基因的长度呈负相关,基因的转录子衍生序列基因与基因的的表达呈正相关。 4.前面的统计分析图标为选择假说提供了支持,基因长度与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更大一些,而且那些最强的基因表达负相关性是针对成对出现的线性基因的。 体会与感悟 想翻译好一篇外国文献,一定先要把专业知识学好,不然翻译起来就太难来。再就是要把英语学好,不然翻译起来就太费劲了。 平时我们应该多翻一翻像sciene和Nature的杂志,相信对我们知识量的储备会有一定帮助的。 谢谢 * 生工本0905, 20092513356 于俊梅 5.基因表达聚类分析 6.统计分析使用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课件黄土高原.ppt
- 人教版地理八下《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课件.ppt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山行》课件12713.ppt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17小壁虎借尾巴课件.ppt
- 人教版教学课件11-12学年高一生物必修1(新人教版)同步课件62细胞的分化.ppt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17小壁虎借尾巴.ppt
- 人教版教学课件11DNA重组技术的工具.ppt
- 人教版必修4第一课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ppt
- 人教版教学课件61细胞增殖.ppt
- 人教版教学课件2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3(恢复)课件.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