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青年教师对话梦想人生(孙双金、彭荣辉).docVIP

和青年教师对话梦想人生(孙双金、彭荣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和青年教师对话梦想人生(孙双金、彭荣辉)

和青年教师对话梦想人生 孙双金 彭荣辉 彭荣辉:孙校长,您的人生梦想是什么?您不同阶段的梦想有怎样的变化? 孙双金: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梦想。有人曾经说过,人的一生只做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做梦;第二件事,是圆梦。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是大地哺育了我的生命。作为一个农村娃,他的生活空间是有限的。他接触到的杰出人物是十分有限的。在学生时代,我认为,了不起的人物就是我们的老师。所以,成为一名教师,就成了一个农村少年心中的梦想。有一首歌叫《长大后就成了你》,真的长大了,我考取了师范学校,走上了教师工作岗位,踏上了人生梦想之旅。 彭荣辉:说到这个,真是巧了。我也是个农村娃,受我小学启蒙老师的影响,儿时也一直梦想成为一名像他那样的老师。有趣的是,之后也一直在向着这个方向努力,结果和您一样,最终走上了三尺讲台,并且一坚持就是十七年,直至此时此刻我坐在您的面前。这样看,有时候梦想与理想真的只是一步之遥之间的距离,不过是“坚持”或是“执著”两个字。 孙双金:很欣慰,我们生活轨迹不同,却最终走到了一起。其实,说到梦想,人在不同阶段是有不同追求的。刚分到丹阳师范附属小学,我的梦想就是在附小站稳脚跟。我是文革后走上教师岗位的第一批师范毕业生。和我们同年调入附小的,还有一批文革前的师范毕业生。他们专业素养扎实,教学经验丰富。可以说,都是各个学科的教学骨干。在这强手如林的群体当中,怎么立足,并尽快赢到大家认可,成了我人生的第一个梦想。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首先,我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陈宏发老师写得一手漂亮的粉笔字,王冰峰老师美术字写得极其工整,我心中十分羡慕。于是,我在自己办公室的黑板上开辟出一块练字栏,每天写一首古诗。写完就请陈老师、王老师点评我的字,从间架结构到笔画笔顺。这样坚持了三四年的时间,因为两位老师的悉心指点和帮助,我的粉笔书写有了很大长进。陈茹芳老师班队工作经验丰富,深受学生喜爱、同事好评。于是,我就向陈老师讨教。功夫不负有心人。1984年,我班五个活动参加全国少先队“创造杯”活动竞赛,全部获得最佳奖和优秀奖。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附小的群体当中,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李老师朗诵好,我跟李老师学朗诵;张老师课上的好,我跟张老师学上课;刘老师画画得好,我跟刘老师学画画……当时的我,就像一只永不疲倦的小蜜蜂,采百花之蜜,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提升自己。不到两三年的功夫,我在附小就完全站稳了脚跟。之后,我成了学校公开教学的专业户。 彭荣辉:分享了孙校初上讲台的成功历程,感触较深的是:榜样就在我们身边。怕只怕,我们常常熟视无睹。正因为此,才有“墙内开花墙外香”“外面的菩萨好念经”之说。殊不知,如果有心,我们甚至可以从身边的每一个人身上学到东西。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先生说:我们的生活,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孔子又云:“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一个善于发现的人,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总是格外擅长借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感谢孙校慷慨,您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孙双金:彭老师谦虚了。人的社会性决定,不论个体是否喜好,人都是发展的人。我也不例外。站稳脚跟之后,我又萌生第二个梦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为了这个梦想,我把课堂当成自己的主阵地。为了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技能,我买来了于永正、贾志敏、张平南等名师的优秀案例书籍,一堂课一堂课地研究,一个一个环节地琢磨。受于老师等名师的影响,我开始对自己的课堂开始微格研究,譬如怎么开篇,怎么提问,怎么步步推进,怎么结课,怎么板书,等等。于是,我的一堂堂优秀课就产生了。1988年,我参加学校、丹阳、镇江、江苏省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一路过关斩将,拔得头筹。1989年,又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首届中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获一等奖的好成绩。 大赛归来,同事开玩笑地对我说:“孙老师,你获得全国比赛一等奖了,这下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可是,我的另一个梦想又萌发了:做一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是,我一头又扎进了语文教育的书海中。印象最深的是,朱作仁教授《小学语文教学法原理》中关于课堂教育艺术的章节,我曾反复研读不下五遍。李吉林老师《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这本专著,我也曾细细地品读,从中汲取了丰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的营养。魏书生老师的教学专著、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叶圣陶老师的文集,都成了我案头重点研读的书籍。走近大师,品读大师,极大地提升了我的理论素养、文化视野。在与大师的对话中,我懂得了什么叫“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什么叫“爱满天下”,什么叫“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天道酬勤,自己终于成为一名光荣的语文特级教师。 彭荣辉:“当一个人诚心诚意去干一件事情的时候,连上帝也会为他让路。”这句在西方很是流行的谚语,孙校用亲身经历做了最好的诠释。此外,结合前面您之所说,我还似乎读到了一个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