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1000欧元世代”.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们是“1000欧元世代”.doc

我们是“1000欧元世代”   你是“X世代”、“Y世代”还是“Z世代”?不对,《纽约时报》形容美国封闭在网络世界的年轻人为“Q世代”,“Q”即“Quiet”(静止)。而在欧洲,现在则出现了“1000欧元世代”!   “1000欧元世代”是随着意大利自由记者安东尼奥(Antonio Incorvaia )和亚历山大(AlessandroR i m a s s a ) 合著的网络小说《1 0 0 0 欧元世代》(《Generazione 1000 euro》)流行起来的。   《1000欧元世代》出版于2006年,小说描述了一群月薪只有1000欧元的意大利青年的艰辛生活,由大学刚毕业的克劳德、罗塞拉、阿莱西奥和马特奥的故事组成。以下是在某企业手机营销部门做临时职员的克劳德的每月消费账目:房租:400欧元;税金:100欧元;买衣服:200欧元;手机费:50欧元;交通费:50欧元;其它消费(买比萨、看电影等):200欧元。几项支出合计,正好1000欧元,为标准的“月光族”。1000欧元是个什么概念?在意大利,相当于公立大学本科生一年的学费;在法国,相当于劳动部规定的“法定最低工资”(SMIC)!   由于入不敷出,“1000欧元世代”只好购打折商品、看打折电影、不打电话只发短信……他们说:“把零钱省下来,一年就能攒1000欧元。”   《1000欧元世代》问世后,引起法国《世界报》、英国《卫报》等欧洲媒体的关注,并已出版意大利版、德国版、荷兰版、日本版、韩国版。有意思的是,小说走红后,两位作者自称仍是“1000欧元世代”。作者之一的安东尼奥说:“政界以及中年人一直冷眼旁观。尽管20多岁的一代如何努力,仍然无法摆脱辗转非正式职业怪圈的命运,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韩国的“88万韩元世代”      当欧洲流行《1000欧元世代》的时候,韩国金融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禹锡勋也在2007年8月推出《88万韩元世代》,出版仅3个月就售出22500册。   88万韩元是根据韩国非正式职工平均工资(119万韩元)乘以20多岁青年工资比率(74%)而得出的数字。书中写道:“韩国的20多岁的青年只有5%才能在大企业和政府机构找到‘最为理想的工作’。剩下的将涌入到已超过800多万的非正式职工队伍之中,这些人群将一辈子为低工资和雇用不稳定而困扰。”   《88万韩元世代》一书分析认为,“88万韩元世代”不是因经济不景气而产生的临时性问题,而是与社会老龄化相关连的长期性问题,本来因新自由主义正式岗位减少,现在中壮年又晚退休,由此年轻一代的就业岗位就越来越减少了。      我们是多少钱一代?      1000欧元可兑换人民币10850元,88万韩元可兑换人民币7047元。如果以月薪来划分新世代,那么我们中国20多岁的年轻人是多少钱一代?   据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2006年北京市劳动力市场指导价位与企业人工成本状况》,新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月工资综合指导价位为:高位数5727元、中位数1872元、低位数1145元。   据《广州市2007年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在广州新就业的毕业生平均月薪为:博士生3331元、硕士生2850元、本科生2058元。   当然,如果是在人才市场,珠三角有些用人单位已经开出了这样的价码:“专科以上学历,试用期800元、转正后加300元。”――你嫌少?用人单位根本不在乎,硕士、博士、海归、MBA多得是!   就在大学生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的时候,劳动力市场却出现了“民工荒”,那些民工们开始以挑剔的姿态面对招工单位:“喏,你们给的太少了,我得再换一家厂子,人家答应包吃包住给一千八。”而那些苦读了四年、花费了数万的大学生,即使侥幸找到一份工作,他们的身价也已经跌落到和民工差不多的水平上。国家劳动保障部曾在2006年春节期间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范围涉及全国25个省的48个县,结果显示,打算外出务工人员的月工资平均预期为1100多元。而据“前程无忧”人力资源网发布的《2006全国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大学应届毕业生的求职底线为月薪1000元,调查范围涉及27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40所全国重点大学的58665名应届毕业生,他们的工资预期低于民工。   人力资源专家、原北京市人才中心主任韩光耀分析指出:“现在大学生工资确实不太高,行情是看落,看落我觉得不是哪个企业,哪个人故意的人为地打压工资的结果,这恐怕是市场选择,市场它有价值规律,它是个行情,这个行情实际上代表一种社会平均工资,这个平均工资不是哪个企业,哪个人制定出来的,它用我们的话说是千百次交换中形成那么一种社会平均工资,是个行情,现在行情是什么呢?就是供大于求,供大于求,我们都学过一些劳动经济学起码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