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戏曲作家翻创他人剧作的目的动机探析.doc
戏曲作家翻创他人剧作的目的动机探析
摘 要:戏曲作家翻创前人剧作,具有多方面的目的动机,有的是出于逞才使气心理,认为他人剧作有所不足,希望翻创能超越旧题前作;有的是为了化悲为喜、补憾翻案,希望给观众以心理上的宽慰;还有的是出于以曲述史、以曲教化的用心,将戏曲作为传播史官文化和推行政治、伦理教化思想的工具;另有一些是着眼氍毹,力求当行,以曲唱谐耳、适于搬演作为翻创的准则。关键词:戏曲艺术;艺术创作;翻创;文化现象;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J804 文献标识码:A
戏曲创作中题材蹈袭、同题翻创①极为常见,戏曲作家翻创他人剧作,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作家主观动机因素。从客观原因来讲,一些戏曲题材具有历时性、共时性影响,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对此类故事喜闻乐见,这就促使戏曲作家们不断翻创来满足人们的观赏要求。除此之外,戏曲同题翻创还有作家们主观动机方面的因素,本文即对此进行分析探讨。
一、逞才使气、弥补不足,力争在翻新改创中超越旧题前作
古代戏曲作品中,事有所本的剧作远远多于完全是作家凭空自撰的新创戏。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前代诗文小说、宗教经文与故事,均会成为戏曲创作的本事素材,当戏曲作品创作出来后,这些剧作本身也会被后世甚或是同时代剧作家所借鉴观照,成为他们创作戏曲时优先考虑的题材来源。戏曲作家们乐于做翻新改创的工作,即使他人剧作已经具有相当的成就,他们也希望弥补前人剧作的些许不足,希望通过翻创改创,“化腐朽为神奇”,再创新的戏剧经典。
陆采改创《南西厢记》起因是“恨日华翻改纰缪,猛然自为握管,直期与王实甫为敌。”[1](P.231)尤侗创作《读离骚》、《吊琵琶》,是因为他所见的郑瑜《汩罗江》一剧“隐括《骚》经入曲,未免聱牙之病”,马致远《汉宫秋》一剧“全用驾唱,大觉无色。明妃千秋悲怨,未为写照,亦是阙事” [2],他要弥补前人剧作的不足,展现“屈原楚之才子,王嫱汉之佳人”的风采,同时也在翻创中尽显自己的才情学识。又如红拂女故事题材戏曲,汤显祖言:“《红拂》已经三演,在近斋外翰者,鄙俚而不典;在冷然居士(按:为张凤翼之号。)者,短简而不舒;今屏山(按:为张太和之号。)不袭二格,能兼杂剧之长。” [1](P.240)(卷下)认为张太和之作去除前人剧作之弊后来居上。尤侗则对张凤翼《红拂记》、凌?鞒酢逗旆魅?传》、曹寅《北红拂记》三剧作了比较,他言张凤翼新婚创作《红拂记》用意是“风流自许”,后凌?鞒酢案?为北剧,笔墨排?S,颇欲睥睨前人”,再后曹寅又在凌作的基础上修订改造,“撮其所长,抉其所短” [3](P.172-173)。吸取前人剧作的经验教训,力图超越前人剧作,是许多戏曲作家翻新改创时的共同心理。
同题翻创前人戏曲作品,如果从一种创作现象来评价,似乎是缺乏新意的模拟蹈袭行为,但是如果将前后创作的同题剧作放在一起来对比,会发现许多情况下,逞才使气、补苴罅漏的后出之作较之前人的同题剧作,确有程度不同的改进,不少戏曲作品正是在不断的翻新改创中而一步步臻于成熟。如反映白娘子故事的戏曲,元明清时有多种,在前人作品的基础上,清人方成培改创完成《雷峰塔》传奇。方成培改创之前,黄图??《雷峰塔》已经风行天下,黄作“一时脍炙人口,轰传吴越间。” [4]此外,陈嘉言《雷峰塔》等梨园演出本也都很有市场。虽然反映白娘子故事的剧作已有多种,但方成培认为前人之作均“辞鄙调讹”,因此他“重为更定”,“遣词命意,颇极经营,务使有裨世道,以归于雅正。” [5](P.1940)黄图??之作只止于白娘子被镇雷峰塔,让人心有遗憾,梨园演本文字较为粗疏,这就给予方成培以改进的空间。方成培借他人之口,褒扬己作化臭腐为神奇,点瓦砾为黄金,无蹈袭之俗,擅出蓝之誉。[5](P.1941)方成培的改作与黄、陈等作相比,虽然主旨、情节没有大变,但在结构安排上增删芟改,使情节演绎更显合理,在曲调文字上精雕细琢,弥补了艺人改编本的粗疏罅漏,因此比之前的同题剧作成就都要高。
有时,同题翻创还能够产生戏曲杰作,《西厢记》、《琵琶记》就是在翻新改创中成为南北曲之首的,洪?N《长生殿》更是在前人剧作的基础上提炼、剪裁、改造的结果。记载、表现唐明皇杨贵妃故事的史传笔记及各体文学作品极其繁多,仅反映这一故事的戏曲作品今知就有二十余种,洪?N《长生殿》“自序”及“例言”提到前人的多种同题材作品,不过洪?N对前人作品不是简单的借鉴观摩,更不是全盘吸收,他说“余览白乐天《长恨歌》及元人《秋雨梧桐》剧,辄作数日恶。南曲《惊鸿》一记,未免涉秽。” [6]洪?N不仅对前人表现李、杨情事的剧作颇多微词,即使是对他自己的创作,也苛责甚严,他先作《沉香亭》,后改为《舞霓裳》,最后以《长生殿》付梓,“盖经十余年,三易稿而始成” [7]。由于洪?N眼界甚高,秉持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