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牧歌中的人文主义内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意大利牧歌中的人文主义内涵.doc

意大利牧歌中的人文主义内涵   摘 要: 本文以16世纪的意大利牧歌为研究对象,将人文主义作为切入点展开探究,结合音乐本体,从牧歌的歌词、创作技法及美学思想三方面入手,以几位重要的代表作曲家的作品为例,较全面地论述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牧歌中的人文主义内涵。   关键词: 意大利牧歌 人文主义内涵 歌词 创作技法 音乐美学   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一时期科学、宗教、社会、人文诸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均受到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音乐艺术也同其他领域一样,取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辉煌成就,其中最显著的标志即从专一的宗教倾向向世俗方面的过渡。16世纪20年代,一种新型的世俗音乐“牧歌”在意大利北部兴起,经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演变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具代表性的世俗音乐体裁,被誉为“人文主义最优美的表现”①,由此开启了一条闪烁着人文主义精神光辉的新时代音乐之路。   一、歌词文本中的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对意大利牧歌最重要的影响即诗歌与音乐的高度融合。因此,深入探究牧歌中的人文主义内涵,把握歌词的内容与情感显得尤为重要。意大利牧歌的歌词均为严肃高雅的诗歌,且包含多种体裁,主要有十四行诗、巴拉塔、坎佐纳、八行诗、田园诗、叙事诗、方言诗等。早期牧歌作曲家常选用彼特拉克、桑拿扎罗、阿里奥斯托的十四行诗等,晚期牧歌作曲家则更青睐塔索、瓜里尼的叙事诗和戏剧诗。   意大利牧歌的歌词以爱情诗为主,语言精练、文辞淡雅,注重声调和修辞,常常借景抒情,把对自然景致的描述作为情感的暗示,诗歌内容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肯定和歌颂人性,抒发以个人幸福为中心的人文主义爱情观,反映出诗人对世俗情感的渴望与赞美。以爱情为主题,显然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表现。   早期代表作曲家韦尔德洛的牧歌“Madonna, per voi ardo”(夫人,我为你燃烧)歌词内容为:夫人,我为你燃烧,你或许不会相信我,你不仅拥有虔诚的心而且美丽动人。如果你想改变这残酷,我会一直等待着你。夫人,你不会知道我愿意为你燃烧,甚至为你去死,我欣赏你的永恒之美,我愿意为爱付出一生。   作曲家朱塞佩?凯摩②(Giuseppe Caimo)的五声部牧歌“Thirsi morir volea”(提尔西斯渴望死亡),歌词选自瓜里尼的田园风格叙事诗《忠实的牧羊人》,韦尔特、杰苏阿尔多等多位牧歌作曲家均为此诗配乐,歌词内容为:提尔西斯渴望死亡,双眼凝望着他爱的女人,当她不再为他燃烧,他说:“哦,我亲爱的,不要离我而去,我也想追随你。”   从上述歌词中不难看出,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牧歌作曲家倾向于选择此类富有灵性且文学水准高的诗歌,爱成为艺术创造的动力,人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以世俗的价值观看待世界,强调以意志和情感决定人的行动。文艺复兴时期的作曲家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实现对歌词情感内涵的表达,使意大利牧歌成为能够体现他们人文理想的音乐体裁。在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意识形态下,音乐不仅仅是宣传宗教教义的工具,更是揭示人性、表达人类内心情感的特殊手段。由此,诗歌与音乐的高度融合成为一种必然,这种对人性复归的呼唤及情感的自由表达正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渗透在意大利牧歌中的人文主义内涵的表征之一。   二、音乐文本中的人文主义   1.绘词法   意大利牧歌是歌词意涵?c音乐表现的统一体,这一时期的作曲家热衷于用音乐描绘、渲染歌词内容,他们开创了一种新的音乐语言,被后人称为绘词法,意指用音乐对歌词进行音画式写作的谱曲方法。例如为表达焦虑不安的情绪配以尖锐且不协和的半音化和声,为表达激动的心情配以快速跳跃的节奏音型。这种手法不仅运用在乐句中,还可具体到单个字词,如遇到天堂、天空等词,常用高音;遇到数量、次数的依次上升叠加,采用模仿手法;遇到死亡、哀伤或降落等词,运用半音级进下行;遇到奔跑、跳跃等表示速度的词,使用一连串快速急促的十六分音符。随着牧歌的发展,绘词法的运用在作曲家笔下越发精致,成为意大利牧歌的典型特征。   杰苏阿尔多尤为重视绘词法的运用,他将音乐的表情性同心理刻画的戏剧性巧妙结合,常使用半音化旋律及不协和和声表现痛苦,并精通于用绘词法对单个字进行模仿。谱例为他的第四卷牧歌集中第14首“Mentre gira costei”(当她转身时),歌词mentre gira costei, Ora veloci or tardi大意是:“当她转身时,有时快,有时慢。”从谱例中牧歌开头的旋律走向即可看出,“转身”之意在旋律线条上体现为先下行后上行,在描绘“快”时使用八分音符的连接,描绘“慢”时则使用较长时值的二分音符,形象地用音乐手段展现出词意的对比,这种将对立的事物进行并列写作是杰苏阿尔多牧歌中的鲜明特征。   从第33小节开始,歌词呈现的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