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戏曲“丑角”也有“美”.doc
戏曲“丑角”也有“美”
摘要:我国的戏曲艺术历史悠久,实践经验丰富,种类繁多形式风格及特殊内容也独具特色。无论思想内容、结构形式、人物构造、还是语言运用等方面,大都能联系现实生活,巧妙构思,形成以漫画方式匀画故事、人物,或夸张、或戏谑、或嘲笑、或讥讽、滑稽诙谐、情趣盎然的艺术特色。这一般在喜剧性的丑角为主的剧目里表现的比较突出。
在历史过程中戏曲艺术不断去掉其糟粕,吸收新的艺术手段。丑角戏里实际上发扬了中国古代滑稽戏嘲讽的优秀传统,乐而不淫、丑中见美,我们应全面的看待戏曲“丑角”。
关键词:戏曲;丑角;美
一、戏曲行当中“丑角”的形成
“丑”是戏曲中的一个行当。想要了解“丑”就要先知道什么是“行当”,及它的发展过程。
(一)行当的形成过程
行当,是戏曲表演艺术塑造舞台形象的基本手段,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古优,是表演艺术史最早的职业演员,他是封建社会初期社会进一步分工的产物。因为他们的社会地位近似“弄臣”,但惟独他们的社会活动被幸运的记录下来。春秋战国以后出现的徘优、倡优、象人是古优早期很粗
略的艺术分工。到汉魏时期,我们在史籍中看到有关优表演故事的记载,如:“总汇先倡”“东海黄公”“辽东妖妇”等,由于记载的疏略,我们很难判断他们的表演形式。唐代是我国诗歌音乐舞蹈艺术的黄金时代,这种有故事情节的表演随着也有显著发展,在这些表演故事的歌舞伎艺中,和后代行当关系最近的是以滑稽,讽刺为艺术特征的参军戏。
参军戏据记载产生于魏晋时期,他原来是讽刺一个贪官污吏的。由徘优分别表演的两个人物,一个扮演贪官参军一个扮演捉弄人的叫“苍鹊”,这是古代讽谏艺术的重要发展。不过那时的这仅是一个演出节目,到唐代发展成一种固定的演出形式,参军和苍鹊已是分担不同艺术职能的名称,而成为后代戏曲角色的雏形。
到了两宋金元时期,我们在史籍中看到有杂剧的名称,主要是继承和发展参军戏的表演形式,不过这时己改称副末副净了,由于表现生活内容的不断扩大,在这种表演形式中,相应地增添装孤,装旦,引戏等角色。这就是我们最早见到的行当名称。
(二)“丑角”名词的产生
“丑角”这个名词,形成的说法很多。“丑,以墨粉涂面,其形甚(酉鬼),今省文作‘丑’…”,但值得注意的是清人焦循主张的“丑”是由“纽元子”演变的。这个纽元子是杂扮的别称,据说纽是舞蹈的意思,有扭捏作态的意思。杂扮是杂剧的后散段,而杂扮艺人又常兼演杂剧中的“净”,可称副净。因此不但从文字的演变,更主要的是丑角的表演特色来分析,颇有道理。
二、丑角的艺术地位
丑角以插科打浑。滑稽戏谑见长,有人认为这是个无足轻重的行当。然而,在旧戏班子中丑角却受到特别的尊敬。例如,在后台,生坐大衣箱,旦坐二衣箱,其他角色都坐盔头把子匣间,只有丑高兴坐哪就坐哪。清人杨掌生在《梦华琐薄》中记载:“进人班访诸伶,如指名访丑角,其他诸伶奔走,列侍其旁,但与生旦善者,诸伶不为礼也。”
丑角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地位呢?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唐明皇和后唐宗主都扮演过“丑”,尊丑就是尊皇帝;二是优人的祖宗如《史记》中所记载的优孟等,都是擅长插科打浑的“丑”,尊丑就是尊祖辈;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丑可以随便说话,若得罪他,他可以使你应答不上,当众出丑,而且即使这样,也不算犯“班规”。因此,大家就都尊丑了。
纵观一部戏曲史,丑确实是值得尊敬的。因为丑自他们的祖师优人开始就具有不畏强权,敢于针砭时弊,讽刺朝廷,伸张正义的优良传统。
司马迁的《滑稽列传》中记载了不少古代优人以插科打浑来讽谏君王的故事。“淳于以‘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的妙喻劝谏齐王罢长夜之饮;优孟以仰天大哭,托以微词讽谏楚庄王‘贱人而贵马’,制止了君王“欲以棺淳大夫礼来葬马的愚蠢行为”
在盛于唐宋时的参军戏的史料中,艺人们利用讽谏的武器与统治者作斗争的故事很多,王国维在《优语录》中搜集了50则,在((宋元戏曲史》中又增加了18则新的材料。这些史料充分证明了丑角艺术的威力。
例如,有的丑角敢于在皇帝面前揭露大臣的贪赃枉法,贪生怕死,起到告御状的作用。宋人在《江南余载》一书中记载有一个“宣州土地”的事;更有甚者,还有丑角当面讽刺帝王的过失,仗义直言,拯救好人的故事:丑扮士人相貌在高宗前讽谕其失,为乡人排难解纷,至使“上大笑,赦原乡人”(明刘绩《霏雪录》)。
宋洪迈《夷坚志》,明田汝成《委巷丛谈》等也记载丑角不畏权贵,在帝王面前讥讽大臣权相聚敛苛暴的罪行。明代文林的《琅娜漫抄》就记述了宫中优人阿丑在御前作徘,大胆讽刺太监汪直专权及其爪牙王截、陈钱的帮闲嘴脸,还讽刺保国公朱永掌十二营以权谋私,难存“公论”等,真可谓“短兵一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