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38例分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38例分析.doc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38例分析 作者:金群俏 许胜峰 林春兰  随着腹腔镜手术范围的拓宽和镜下缝合技术的成熟,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也以其创伤小、恢复快而得到患者的欢迎和医生的认可。2004年9月至2006年2月,本院对38例子宫肌瘤行腹腔镜下剔除术,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年龄40岁以下、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妇女,3例大于40岁病人因坚决要求保留生育机能也予行本术式。本组38例,年龄28~43岁(平均35.6岁,>40岁 3例);未育9例;有剖宫产及阑尾手术史6例;合并附件包块4例。月经异常、月经量多16例,伴习惯性流产1例,合并附件包块4例,月经无异常而子宫肌瘤逐渐增大伴有腹痛要求手术6例。术前常规行宫颈TCT检查,月经异常者行负压吸引子宫内膜活检或诊断性刮宫均正常。   1.2 手术 方法   手术在月经干净3~7d,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肌壁间肌瘤术前1h肛门塞米索前列腺素400μg。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术中持续心电监护及血氧饱和度监测。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术中头低、臀高仰卧位,于脐上缘切开皮肤5mm,建立气腹(10~15mmHg),置腹腔镜探查后决定是否安置举宫器。分别于两侧腹Trocar穿刺,置套管,穿刺孔5mm和10mm两个,必要时可于一侧腹壁加5mm一个,根据肌瘤生长部位和大小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带蒂浆膜下肌瘤:用双级电凝后剪断,瘤蒂细者创面电凝血止,瘤蒂粗者创面用2-0Dexon线缝合;壁间肌瘤或无蒂浆膜下肌瘤:直接剪开肌瘤表面包膜,切口长度为肌瘤3/4,切口可取纵或横或斜,视肌瘤生长状况和方便手术缝合而定。用有齿抓钳夹持肌瘤,边牵拉、边分离、边同向旋转至瘤体根部,以双极电凝血管后剥离出肌瘤,用2-0Dexon线连续缝合瘤腔和创面,或瘤腔间断缝合、创面外翻缝合,剔出的肌瘤用电动碎块器取出。对合并附件肿块,行肿块剥除或附件切除术。最后,用温生理盐水冲洗腹腔,检查创面无出血后,腹腔内放置乳酸钠林格氏液(内溶地塞米松针5mg)400ml,取出器械,排空CO2气体,直视下出套管,观察穿刺孔无出血,缝合筋膜层,皮肤皮钉固定。术后1、3、6个月常规随访,了解月经情况,并作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   1.3 疗效评价   满意:术后月经恢复正常,无肌瘤残留或复发。不满意:术后月经仍多,肌瘤复发需再次手术。   2 结果 手术均顺利,无中转开腹病例。浆膜下肌瘤12例(其中带蒂浆膜下肌瘤5例),直径1~7cm,肌壁间肌瘤26例,直径2~6cm;单发16例,2个9例,3个以上13例(其中不孕症1例7个、另1例8个)。合并卵巢囊肿2例行囊肿剥除术,合并附件包裹性囊肿2例行输卵管切除术,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者均行病灶电灼术。手术出血(63.5±60.31)ml,手术时间(86±34.54)min,无并发症发生。术后6~8h下床活动,(28±12.42)h肛门排气。术后最高体温37.8℃。术后2~3d拆除皮钉,切口均甲级愈合。平均住院(4.56±1.32)d。术后病理切片:子宫平滑肌瘤36例,子宫腺肌瘤2例。术后随访1~15个月,3个月时,子宫肌壁间见有肌瘤2例,1例B超发现5mm小肌瘤而月经正常,随访11个月肌瘤无增大,另1例因月经量多复诊B超发现又有7mm小肌瘤生长,经中药 治疗 月经减少,随访9个月已达19mm, 目前 米非司酮治疗中)。月经恢复正常36例,B超检查无异常。术后满意率97.4%。   3 讨论   3.1 病例选择   目前大部分 医院 仍采用开腹方法处理有手术指征的子宫肌瘤,开腹方法操作简单直接,且肉眼观察如肌瘤恶变可立即扩大手术,减少肿瘤转移,但开腹手术创伤大,恢复慢,患者术后腹腔容易发生粘连[1],且开腹作子宫肌瘤剔除术有复发的危险,   3.2 注意事项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并发症主要是出血、粘连、小肌瘤漏挖。由于腹腔镜手术无法用手直接感觉位置较深的小肌瘤,而多发性子宫肌瘤就有可能在手术后遗留较小肌瘤。本组病例术前均做阴道彩色超声,尽可能准确判断子宫肌瘤的部位、大小、数目,同时,对肌壁间肌瘤,术前肛门塞米索前列醇400μg,以使术中子宫处于收缩状态,剥离时出血减少,手术视野清楚。单极电凝热渗透深度大,组织损伤范围大,存在 影响 愈合的危险因素[3],而双极电凝、超声刀虽作用浅表,但仍以通过组织的蛋白凝固达到止血目的,故作者在术中尽可能减少使用电极和超声刀,带蒂浆膜下肌瘤蒂细的创面用鼓点状电凝血止,蒂粗的给予合成线缝合;肌壁间肌瘤剪开肌瘤包膜,分离包膜至瘤根部时才用双极电凝凝固血管,创面尽可能不用电极电凝;尽快用合成线快速缝合切口,连续缝合切口可以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浆肌层面为了更好的对合,可以作外翻缝合;腹腔镜下的切口缝合可较开腹手术粗糙。术中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