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补肾法干预免疫衰老和炎性衰老重建稳态的研究.doc
补肾法干预免疫衰老和炎性衰老重建稳态的研究
作者:夏世金 俞卓伟 沈自尹
【关键词】 免疫衰老;炎性衰老;补肾法;稳态
实现健康的老龄化已是国际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保持老年人健康是实现积极健康老龄化的关键,也是减轻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负担的重要环节。伴随衰老而来的是老年相关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高发。开展衰老机制及其干预措施的研究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费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揭示衰老机制进而采取有效的干预策略,减少老年疾病的发生,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重要保证。中医药具有丰富有效的延缓衰老的措施,尤其是补肾法在干预衰老(如炎性衰老和免疫衰老)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和优势。本文就补肾法重建机体稳态干预免疫衰老和炎性衰老加以综述。
1 增龄性肾虚与 自然 衰老(包括免疫衰老和炎性衰老)是一个统一体
中医药学具有丰富的衰老理论、养生理论和治则治法,尤其是“肾虚致衰”理论,“虚则补之”、“治病求本”和“治未病”等治则为干预衰老提供了众多有效的干预措施和策略。中医学认为机体衰老是生命过程中肾中精气不断损耗,阴阳亏虚,是脏腑机能渐渐衰退的生理和病理变化的过程与结局,我们可以把这个学说称为增龄性肾虚衰老学说。肾气是生命的原动力,是健康长寿与否的遗传决定因素,机体衰老与否,衰老的快慢,寿命的长短都取决于肾气的强弱。增龄性肾虚衰老学说是中医衰老学说的核心,而脏腑衰老学说、气血衰老学说等所涉及的致衰因子,皆不仅始于而且终于增龄性肾虚衰老学说。《医学入门》指出:“人至中年,肾气自衰”。《医学正传》阐述:“肾气盛则寿延,肾气衰则寿夭”。强调肾虚、增龄和衰老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素问·上古天真论》叙述:“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状;……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七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生动地描述了肾气盛衰主导着机体生、长、壮、老、已的自然衰老过程和 规律 。其中还描述女子以七、男子以八为基数递进的生长、发育、壮盛、衰老曲线,非常清楚地说明了肾气的盛衰决定着人的强壮衰弱、寿命的长短。肾在五脏之中的作用历来为医家所推崇,被喻为“先天之本”。明代出现了“命门学说”,肾被喻为生命的根本,全身各脏的阴阳均由肾阴肾阳来“养”与“温”,五脏病久必及肾,肾被当作人体各脏器的调控中心〔1〕。历代方书所载延年益寿的方药也以补肾为多。上海中医学院统计历代13部有代表性的方书中,关于延年益寿的方剂有124首,经分析其中补肾为主的有87首,占70.2%。 现代 研究表明,老年人以肾虚为多见,中老年脏腑辨证属肾虚者达80.4%〔2〕。可见衰老包含有肾虚的内涵,二者关系密切。中医衰老理论和西医衰老理论在增龄性肾虚衰老学说方面得到高度的统一和交融。增龄性肾虚衰老学说是中医衰老理论的核心,也是中西医衰老理论的融会点和结合部。增龄性肾虚与自然衰老(包括免疫衰老和炎性衰老)是一个统一体,密不可分。
在机体内,增龄性肾虚证存在中医肾的阴阳气血稳态失衡,免疫衰老存在免疫功能稳态失衡,炎性衰老存在炎症稳态失衡。增龄性肾虚证、免疫衰老和炎性衰老三者的共同点是:机体稳态失衡。同时暗示增龄性肾虚证、免疫衰老和炎性衰老有着共同的发生机制,并可推测增龄性肾虚证、免疫衰老和炎性衰老三位于一体,因此表明三者可采取类似的干预措施。
为了寻求增龄性肾虚衰老学说的 科学 依据,沈自尹等采取中西医结合理论和方法对增龄性肾虚衰老进行了整合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上世纪50年代末发现肾阳虚患者存在有尿17羟值低下;从肾上腺皮质功能往上追溯,60年代得出了肾阳虚证具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紊乱的结论;70年代拓展到性腺轴和甲状腺轴,发现肾阳虚证患者的功能紊乱三条内分泌轴都累及,推论肾阳虚证的主要发病环节在下丘脑;80年代~90年代在老年大鼠(老年是生理性肾虚)的以药测证实验中,取得补肾药可直接作用于下丘脑的多个证据〔3~6〕;近年,利用自然衰老符合生理造模的老年大鼠模型(26月龄),研究衰老大鼠HPAT轴的基因表达。结果发现衰老时HPAT轴的衰退以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下丘脑垂体生长激素轴、免疫系统受损最为明显,并首次揭示了肾虚证的基因表达调控 网络 〔7,8〕。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淋巴细胞在转录组水平的研究发现肾虚时HPAT轴上多种神经递质受体、性激素及生长激素相关基因等表达下调,补肾后上述基因被逆转〔9,10〕。这为增龄性肾虚和自然衰老是一个统一体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补肾法干预炎性衰老和免疫衰老提供了理论指导。
2 补肾法重建机体免疫衰老的免疫稳态
免疫衰老的核心是机体随增龄出现免疫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