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贸易引力模型看中国双边是贸易安排
从贸易引力模型看中国双边贸易安排
【原文出处】浙江社会科学
【原刊地名】杭州
【原刊期号】200206
【原刊页号】17~20
【分 类 号】F52
【分 类 名】外贸经济、国际贸易
【复印期号】200302
【 标 题】从贸易引力模型看中国双边贸易安排
【 作 者】刘青峰/姜书竹
【作者简介】刘青峰,男,1967年生,宁波大学商学院硕士生。(宁波315211)
姜书竹,男,1977年生,宁波大学商学院硕士生。(宁波315211)
【内容提要】本文采用贸易引力模型从实证角度分析、验证了决定中国2000年双边贸易状况的主要因素是贸易双方的经济规模(GDP总量)、国民收入水平(人均GDP)、空间距离和制度安排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中国对外贸易的对策建议。
【摘 要 题】研究与探讨
【关 键 词】对外贸易/双边贸易/贸易安排/贸易引力模型
【 正 文】
构建一个适当的分析框架来考察我国与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状况,分析制约双边贸易发展的基本因素,并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扩大双边贸易的对策,可为我国政府制定扩大双边贸易的措施、为企业开拓潜在的国际市场提供具有实际价值的参考。本文的分析框架采用了“贸易引力模型”,所选取的数据是中国2000年30个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额及相关的数据,在模型拟合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一、贸易引力模型的构建
贸易引力模型最初出现在Timbergen(1962)和Poynohen(1963)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所作的研究中。(注:Poyhonen,Pentti(1963),A Tentative Model for the Volume of Trade Between Countries,Weltwirtschafliches Archive,Vol.90,pp.93-100.)基本模型是
Tij=A·(Y[,i]Y[,j]/D[,ij]) (1)
其中T[,ij]是双边贸易额,为进出口的总和;Y[,i]是国家i的GDP;Y[,j]是国家j的GDP;D[,ij]是国家i和国家j的距离;A是比例常数。
该模型的思想来源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的相互吸引力与他们质量的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进而设想:两个国家的贸易量与它们的经济规模之积正相关,而与两国之间的空间距离负相关。
8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家在基本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不断的改进。比较著名的有Helpman(1987)(注:Helpman,E.(1987),Imperfect Competi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Evidence from Fourteen Industrial Countries,Journal of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y.MIT Press,Cambridge,MA.)和Deardorff(1995)(注:Deardorff,V.Alan(1995),Determinants of Bilateral Trade:Does Gravity Work in a Neoclassic World?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Working Paper,5377.)的研究。前者涉及Anderson(1979)、Krugman和Helpman(1985)所提出的垄断竞争条件下发达国家之间有关产品多样性的产业内贸易的情况,后者则研究基于Heckscher-Ohlin所提出的自然禀赋决定比较优势条件下的有关非竞争性产品的产业间贸易。两者的研究其实是考察产品的互补性对双边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产品的互补性也是决定双边贸易量的重要因素。贸易引力模型相应地取得以下形式
LnT[,ij]=α+β[,1]Ln[Y[,i]·Y[,j]]+β[,2]Ln[(Y/P)[,i]·(Y/P)[,j]]+β[,3]LnD[,ij]+β[,4]TCI[,ij]+ε[,ij] (2)
其中Ln表示自然对数;α、β[,i](i=1,2,3,4)表示各变量的回归系数;ε[,ij]是回归误差;P代表人口;TCI[,ij]=∑[X[,ki]×M[,kj]]/[∑ X[2,kj]×S M[2,kj]][1/2]代表产品的互补性程度;k代表进行贸易的商品;X[,ki]代表国家出口商品K占总出口的份额;M[,kj]代表国家进口商品K占总进口的份额。
另外,Frankel(1997)(注:Frankel.Jeffrey.A,Regional Trading Blocs in the World Economic System,Ins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克亚老师表演英语特训营DVD销售信刘克亚.pdf VIP
- TSH6532G电镀锌镍合金镀层(高镍型).pdf
- (高清版)DB11∕T 1234-2022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源消耗限额.pdf VIP
- CECS440-2016 建筑排水用机械式连接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道工程技术规程.pdf VIP
- AI芯片基础知识培训方案【68页PPT】.pptx VIP
- 2025年医保改革热点深度解析及考试题库:必备知识点与答案.docx VIP
- 食堂外包框架合同范本.docx VIP
- 广联达教程全本.ppt VIP
- 2025年职业技能大赛(电工赛项)理论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docx VIP
- 传染病防治监督试题库(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