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宏经名词解释要点
微观经济学: 以单个企业或家庭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它们的供求行为与价格变动之间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 研究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情况以及政府如何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 具体地说:经济增长 、经济周期 {衰退:失业增加(充分就业);繁荣:通货膨胀(物价稳定)}、经济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国际经济
宏观经济学: 对经济中众多个体行为的总体结果的研究。定义: 现代宏观经济学将整个经济活动视为一个整体,通过对经济系统总体行为的分析,研究一国经济的总体趋势。换言之,它研究总量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内在关系。由挪威著名经济学家弗瑞希在1933年提出的。
经济模型中的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 内生变量: 模型要解释的变量, 内生变量在模型之内决定。 外生变量: 模型给出的作为既定的变量,不能由模型本身决定。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国民收入帐户的核心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 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最终产品: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并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或者最终产品是最后供人们使用或消费的产品。
中间产品: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或是在以后的生产阶段中作为投入的产品。
增值法:计算在生产不同阶段增加的产值,即仅仅计算销售产品和劳务收益与为生产该产品或劳务而购买中间产品费用之间的差额。
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或产生的变量。
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上观测或测量到的变量。
漏出:指家庭将其收入部分用于储蓄,而没有全部用于消费。
注入:指厂商获得了追加的投资。
支出法:又称最终产品法。基本原则是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C+I+G+X-M
消费(C):即居民支出,一般占到GDP一半以上。购买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劳务的支出,不包括建造住宅。
固定投资:分为居民住房投资和企业固定投资。固定的含义是可以长期存在和使用。存货投资: 它不代表产品和劳务实际支出,而是企业持有存货数量的变化,即产量超过实际销售量的存货积累。
投资(I):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社会资本的形成和增加。每年新增的资本应该是净投资,即投资减去磨损后的余额。从会计学的角度看,对磨损的补偿就是折旧,也称重置投资。因此有:净投资 = 投资 - 折旧(重置投资)或 净投资 = 期末的资本存量 - 期初的资本存量 除非作出特别的说明,把投资和净投资看作同一个概念。
政府购买(G):政府购买的产品与劳务总和。不包括政府的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因为转移支付仅仅把收入转移,没有交换的产生。
净出口(X-M):出口减去进口得到的差额,表示本国最终产品和服务有多少通过外国人支出而实现了它们的市场价值。国外对本国产品与劳务消费的净支出。
收入法:收入代表供给,因而收入法也就是供给法,又称要素支付法。
产品最终价值:除了要素的收入以外,还有折旧、间接税、公司未分配利润等。
工资:所有对工作的酬金、津贴和福利费,其中包括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
利息:给企业提供的货币资金所得利息,如银行存款利息、企业债券利息等。不包括政府公债利息和消费信贷利息。
租金:出租土地、房屋等租赁收入;专利、版权等收入。
非公司企业主收入:主要指自办业务的医生、律师、农民和小商贩的收入,类似于中国的个体户收入。利用自己的资金,自我雇佣,工资、利息、利润和租金常混在一起,无法区分。
公司税前利润:包括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和未分配利润等。
资本折旧:不是要素收入,但包括在总投资里面。
企业转移支出: 对非赢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帐。
企业间接税:货物税、销售税、周转税。
企业转移支出和企业间接税不是生产要素创造的收入,但是通过价格转嫁给消费者。
间接税:指能够转嫁税负即可以通过提高商品和劳务的售价把税负转嫁给购买者的税收。这类税收一般在生产和流通环节征收,如增值税、营业税、关税等。
直接税:指不能转嫁税负即只能由纳税人自己承担税负的税收。这类税收一般在收入环节征收,如所得税。
生产法:又称部门法。依据提供产品与劳务的各部门产值来计算GDP,从生产角度它反映了GDP的来源。
国民收入(NI):广义国民收入泛指GNP、NDP等经济活动总量。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决定”指广义国民收入。狭义国民收入,指一国一年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宋才发:现代企业投资制度的法律探讨要点.doc
- 跨部门沟通与协调精要.ppt
- 完全竞争市场与厂商均衡要点.ppt
- 路基土的特性及设计参数精要.ppt
- 路基路面工程精要.pptx
- 完整中英文对照资产负债表_损益表__现金流量表mark要点.doc
- 宋词与李清照要点.ppt
- 路基防护工程施工方案精要.doc
- 宋鸿兵-《国际金融形势》【中华讲师网】要点.ppt
- 完整版2015一建经济真题及答案解析要点.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