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险悠悠六朝辞赋中的江海书写与国家想像
清華中文學報 第十五期
2016 年 6 月 頁 105-137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
天險悠悠:六朝辭賦中的江海書寫與國家想像*
**
祁立峰
摘要
六朝倚長江天險立國,因此江南王國不同於建都於北方的帝國,
反而與水勢有著密切關係。基於此,本文透過六朝以江海辭賦為核
心,兼及其他文體進行探討,發掘六朝作者如何將江海意象與國家想
像連結。全文主要分為兩個層次展開論述:首先,探討六朝以江與海
為題材的辭賦,爬梳六朝的江海書寫如何表現當時作者的國家想像與
認同;其次,探討六朝賦家如何將江海與都城結合,並談到南方王朝
覆滅之際,江海水勢又於不同文體中呈現怎樣的意象。透過本文的探
討,希望能釐清文學史中江海此象徵遞變的關鍵所在,也探討這個傍
水而建立的六朝,當時作者如何想像與定義他們身處的世界。
關鍵詞:六朝、江賦、海賦、國家權力
* 本文為筆者 104 年度科技部專題計畫「成為江南人:南朝作家對南方的想像與認同」(計畫
編號:104-2410-H-005-047-)之部份成果,感謝匿名審查人的寶貴建議,特此誌謝。
** 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105
清華 學報
一、前言:江海作為一種題材
一國興來一國亡,六朝興廢太匆忙。南人愛說長江水,此水從
來不得長。1
(一)具政治意義的江海書寫
六朝倚長江天險建國,向來有南船北馬、南水北陸之說,「水」
與「陸」也成為界分南北的要素之一。而在人文地理學的研究中,這
種文化地景象徵的不只是地理學意義的空間,更隱含複雜的文化意
涵,而水勢也就不僅是屬於南方的文化屬性,也多少隱含政治與國家
意義的象徵。
而當作家透過文學作品再現江海等水勢意象側寫江南時,也就透
顯出這種多重的文化意涵,如人文地理學者 Cosgrove 就認為地景是
一種文化意象與象徵,也就是說「地景」除了代表實存的地理學空間
之外,更已經過創作者的再現與架構。2 就前行研究來看,關於六朝
作家如何透過江南元素來建構或再製江南,田曉菲針對〈采蓮曲〉所
3
進行的相關論述頗為深入。 而高莉芬、吳翊良也曾討論到「江海賦」
題材背後的國家和政治寓言。4 不過高氏偏重水的神話象徵;吳氏則
偏重於山水的整體概念。相對來說,本文從權力與國家政治切入,聚
1 [清]鄭板橋,《鄭板橋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 年),頁71 。
2 Denis Cosgrove. Geography and Vision: Seeing, Imagining and Represtenting the World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8), pp. 1-12.
3 田曉菲,《烽火與流星——蕭梁王朝的文學與文化》(北京:中華書局,2010 年)其中 〈『南』、
『北』觀念的文化建構〉這一章節,討論到「採蓮:建構江南」的這一部份,頁260-269 。
4 高莉芬,〈水的聖域:兩晉江海賦的原型與象徵〉,《政大中文學報》第1 期(2004 年 6 月),
頁 113-148 ,以及吳翊良,《空間‧神話‧行旅——漢晉辭賦中的「山水書寫」研究》(臺南:
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年),頁97-120 。
106
天險悠悠:六朝辭賦中的江海書寫與國家想像
焦探討六朝的江海意象如何被敘述成為帝國穩固的要素,成為南方士
族的共同體經驗,其後當國破城滅之時,江水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