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愁予《错误》课件精要.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郑愁予《错误》课件精要

“错误”分析 错误都是大家要改正或摒弃的,那么作者为什么给“错误”冠以“美丽”二字呢?仔细的玩味“错误”是怎么样产生? 因为“我”这“达达的马蹄”打开了“你”“小小的寂寞的”心,打开了“你”“紧掩”的心扉,“你”一定误以为“我”回家了,于是,一阵惊喜,一片欢心,然而,“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当“你”一旦意识到这一点时,“你”也许更惆怅,更痛楚吧!“惊喜”是美丽的,但却是虚无的。马蹄本身是美好的,它能带给那位女子以希望。所以这个错误的美丽,是种痛苦的美丽。但这种错误毕竟能给女子带来希望,总比什么也等不到要好,所以也可以说是美丽的。 结构分析 既然短短90多字就有如此多的意象,如果不精心安排,只是随意的堆砌在一起,也不会有美的意境;也不会将女子执着专一的感情封闭而又寂寞的心灵描摹得如此的酣畅淋漓。所以我们来分析一下诗歌的结构,找一找诗歌的线索,试着将本诗的各个镜头按照正常的顺序来拼接一下,看一看郑愁予的时空转换艺术。 《错误》的结构简析 课堂小结 面对这样一位含蓄隽永、情深义重的女子,诗人抱愧和解释是“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读完全诗,它表面看是由于一场误会而引起女子心中的波动和失落。但实际上,这首诗在无形之中对千古吟唱的思妇主题做了一个男人最隐衷而又最诚实的回答。为什么千年以来女子“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从而“肠断白蘋洲”?只因为她们所等待的男人在她们的生命流程中,多半是“过客”,而不是“归人”。 闺怨(等待归人) 羁旅(过客不归) 乡愁(母盼子归)(回归故乡) 对美好的追求(等待一个心底的期望) 这次我离开你,便不再想见你了, 念此际你已静静入睡。 留我们未完的一切,留给这世界, 这世界,我仍体切地踏着, 而已是你底梦境了…… * * 思妇闺怨,是中国传统诗词中历咏不衰的一个主题,而做得最多的又往往是须眉之士。他们或是以己度人描摹体恤女子情怀;或托物言志,抒发自己的失意与惆怅。思妇入诗,最早是从《诗经》中开始,《诗经·召南·殷其雷》中有“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感或惶?振振君子,归哉归哉。”而入词则有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菩萨蛮》“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一千年后,台湾诗人郑愁予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短诗《错误》。 错误 郑愁予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当代著名诗人。 被称为“中国当代的李商隐” 杨牧说:“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 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时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与内地各处,因此他的诗大多以游子为抒情主人公,又被称为“浪子诗人”。 他的诗主要有两种风格: 一是豪放、豁达、爽快的“仁侠”精神 另一种则是曲折动人,情意绵绵,欲语还休的婉约情调。 诗集有《梦土上》《衣钵》《燕人行》等。 其中,《错误》是诗人的成名作,优美动人。 15岁开始创作新诗,他的新诗处处流淌着古典的韵味。正如他的名字源于辛弃疾《菩萨蛮》中的名句: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我们已能感到几分多情几分愁怨。 整体体味诗中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 哀婉、无奈、淡淡的愁怨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故事的梗概。 描写的是一个痴情的女子等待归人的心里变化过程(在漫长的等待中一次次的希望又一次次的失望乃至绝望)。 (一)“前奏”部分 1、前奏部分用了什么意象? 莲花 2、诗人为什么要用“莲花”这一意象?可否换成“玫瑰”? (1)莲花是江南的特产,呼应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在江南; (2)写出了女子的清纯、贞洁。 玫瑰不符合江南水乡的特色,同时也破坏了诗中含蓄的味道。 3.“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倒装句 容颜如开落的莲花。 “开落”与前面的“走过”形成押韵——音节美; “莲花的开落”是个变化着的意象,与“等在季节里”相呼应,说明等待的时间长;比喻女子容颜在等待中憔悴了。 4.这里诗人用了一个对比,这个对比是什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短句与长句的对比。 短句暗示过客之匆匆。 长句暗示女子等待之悠悠。 (二)第一部分 1.第一部分中的意象有哪些? 东风、柳絮、寂寞的城、青石街道、春帷、紧掩的窗扉 2.东风 实际上是比喻心上人的信息没有传来 3.柳絮 绵绵不尽的思绪 女子的心里一直在期盼心上人,容不下其他,既然心上人杳无音讯,那么这心就是寂寞的,她固守着这份寂寞,所以说“三月的柳絮不飞”。 “小小的城”: “小小”是说女子心里的“容量”很小,只容下了她的他,所以“小小”写出了女子的坚贞、纯洁。 “寂寞的城”: 是封闭的,落寞的,是凄凉的,写出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