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渭南市种植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对策.docVIP

试论渭南市种植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对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渭南市种植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对策.doc

  试论渭南市种植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对策  摘要介绍了渭南市种植业面源污染的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以为渭南市种植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种植业;面源污染;现状;问题;对策;陕西渭南        1概况   1.1自然环境   渭南市位于黄河中游,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部,东濒黄河,与山西、河南毗邻,西与西安、咸阳相接,南倚秦岭与商洛为界,北靠桥山与延安、铜川接壤,南北长182.3 km,东西宽149.7 km,位于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地段,是陕西省和西部地区进入中东部的“东大门”。地势以渭河为轴线,形成南北两山、两塬和中部平川五大地貌类型区。辖1区(临渭区)、2市(韩城、华阴)、8县(华县、 潼关、大荔、蒲城、澄城、白水、合阳、富平),196个乡镇(办事处),3 236个行政村,农业劳动力240万人;国土总面积1.3万km2,耕地面积47.73万hm2;总人口53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7万人,水浇地28.40万hm2,农民人均耕地0.11 hm2。   渭南市农业资源丰富,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温度适宜,雨量充沛,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肥沃,适宜农、林、牧发展。种植业尤以小麦、玉米、豆类、棉花、油菜、花生、苹果、酥梨、蔬菜、烤烟、花椒、西瓜等最为丰富,是陕西最优的农业生态区。渭南市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多。粮食年产量占全省的1/5,水果产量占全省的1/4,棉花产量占全省的3/4,素有“陕西粮仓”和“陕西棉库”之称,是陕西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商品基地。   1.2种植业现状   渭南市农业种植模式主要以小麦—玉米轮作为主。其中,南部灌区采用一年两熟小麦—玉米轮作模式和棉花、油料单作模式。渭北旱原区采用渭北一年一熟冬小麦耕作模式,渭北一年两熟小麦—玉米轮作模式和渭北小麦豆类及玉米两年三熟耕作模式。   2种植业污染现状   近年来随着渭南市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投入品不断增加,农业废弃物利用率低,以及生产方式不合理,导致农业面源污染加剧,农业环境问题日益突出[1]。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全市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调查结果显示,全市耕地和园地(以下简称农田)总面积611 067 hm2。全市耕地总面积477 743.47 hm2,其中旱地477 177.53 hm2、水田6 25.94 hm2,保护地16 075.53 hm2;全省园地总面积133 323.53 hm2,其中果园100 126.93 hm2,桑园20.00 hm2、其他园地33 176.60 hm2。按照地形坡度分类:平地面积(坡度≤5°)481 662.47 hm2;坡地面积129 404.53 hm2,其中缓坡地(坡度5~15°)87 692.47 hm2、陡坡地(坡度>5°)41 712.07 hm2。坡地按照种植方向的不同分类,其中顺坡种植31 596.60 hm2、横坡种植34 501.13 hm2。   2.1肥料使用情况   化肥使用不当,造成土壤肥力退化和养分失衡。全市年施用肥料309 974.56 t,其中施用磷肥(折纯P2O5)122 318.84 t,占肥料施用量的39.46%;氮肥(折纯N)187 655.72 t,占肥料施用量的60.54%。以全市耕地、园地总面积611 067.00 hm2计算,肥料平均施用量达507.27 kg/hm2。其中P2O5施用量为200.17 kg/hm2,氮肥施用量为307.10 kg/hm2。   肥料主要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淋溶2种途径流失。由于磷肥容易被土壤、植物吸附,被淋溶到地下的比例很小。因此,磷肥的流失只考虑地表径流,地下淋溶造成的流失忽略不计。全市氮磷肥料流失总量9 720 t,占肥料施用总量的3.14%。其中P2O5流失484.81 t、占P2O5施用量的0.40%;氮肥流失9 235.19 t,占氮肥施用量的4.92%。氨氮流失413.59 t,占肥料施用总量的0.13%。   地表径流中共流失肥料2 875.85 t,其中总磷流失484.81 t,占P2O5施用量的0.40%;总氮流失共2 193.39 t,占氮肥施用量的1.17%;氨氮流失197.65 t,占肥料施用量的0.06%。地下淋溶中共流失肥料6 844.15 t,总氮流失6 627.58 t,占氮肥施用量的3.53%。氨氮流失量216.57 t,占肥料施用量的0.07%。通过地表径流流失的总磷中有44.8%流入洛河流域,51.4%流入渭河流域,3.8%流入黄河流域;流失总氮2 193.39 t,有46.8%流入洛河流域,48.8%流入渭河流域。4.4%流入黄河流域;通过地下淋溶流失的总氮中有49.2%流入洛河流域,46.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