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作者的时代.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没有作者的时代.doc

没有作者的时代   互联网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发明,它改变了人类文明的存在方式。但是,我却觉得,难以用“进步”来形容它。网络带给我们的,只是由于速度而来的方便快捷舒适,但是,有了这些,并不等于有了幸福。网络只是一个工具,它不好也不坏,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它只是具有效果。   为什么说网络不能带来幸福呢?我以恋爱为例子。网络时代几乎消灭了情书。传统节日里,人们也很少登门拜访了,甚至在年轻一代中也倾向于不打电话问候了,代之以冷冰冰而几乎千篇一律的短信。用短信恋爱、拜年……毫无人情味儿的快节奏,它不是一对一的,而是瞬间超速度的连接,群发,滥爱啊!   但更为严重的,是网络极大地方便了抄袭,特别是学术抄袭。当然,网络方便了所有领域的抄袭活动,为什么人们偏偏要提到学术抄袭呢?因为它涉及到社会文明的底线。在没有计算机乃至互联网的时代,学术抄袭的成本代价比较大、速度慢,容易被识破。但是,在今天,可以这样说,由于网络上的各种中外文资料浩如烟海,抄袭者可以任意随处拼贴,他可以毫不费力地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几乎在让人根本无处查询核对的情形下,肆无忌惮地大抄特抄。收效快,代价小,在这样的情形下,还有谁会去认真地按照传统方式,老老实实地读书、做卡片,十年磨一剑呢?   当年康德曾经说,在哲学或形而上学这个领域里,是最难以区别骗子和天才的,往往是大量的骗子们在煞有介事地述说着“深刻的思想”。这样的情形,用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的学术,有过之而无不及,“天下文章一大抄”,但是“抄来抄去绝对没有提高”。我们确实不敢想,在我们的学术期刊上,究竟有多少从网络上以全部或者部分拼凑的方式发表的文章?   玩过股票的都知道,市场讲究人气,也就是有一种说不清楚的精神力量在鼓舞你,反之,坏消息造成的杀伤力,也是相当巨大的。如果学术抄袭“蔚然成风”,我们真的就面临这样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我们究竟怎样来区别有真才实学的人?真正有才华的学者出路何在?一个学者的思考力,当然得要见诸于他的文章,否则我们就没有一个客观标准来衡量他。但是,现在的严重问题是,我们无法鉴定一篇文章的作者究竟是谁,因为这种鉴定的成本太大,而且就是花了大成本,也不见得就一定能鉴定出真伪。   难道真的是只要读得有趣或有思想,谁写的没有什么要紧的吗?如果大家都是这样的想法,那么还有谁去坚持强调自己的“真实作者”身份呢?为什么要保护知识产权呢?因为要保护、鼓励、奖励创造性的劳动。繁荣的学术是不可能抄出来的,大家都抄,抄掉的,是学术的性格和原创性能力。抄的结果,就是趋向于平庸化。因为抄袭者不需要动脑子,理解力不强,就只能去拼凑那些表面化肤浅的东西。试想,这样的抄袭者越多,抄出来的东西,就越趋向于相似和平庸,难怪我们现在阅读国内学术文章,总是觉得在什么地方似曾见过,至于风格和文采,几乎根本就谈不上。   文章太容易滥竽充数了,那么真正的作者怎么办?有一个笑话,前些日子闹的沸沸扬扬的一桩学术抄袭案,可是查来查去,原来那篇被抄袭的文章,也是抄来的。呜呼!那么,面对如此恶劣的学术生存环境,真正的作者怎么办?我的看法,是极其悲观的。由于学术文章的真伪难辨,由于它客观上造成了有才华的学者数量,以几何级的速度下降,那么,中国的学术界,行将变成一个巨大的垃圾场。这个“垃圾场”不仅作为“思想产品”,就是作为快餐文化的消费品,也不够格。统计一下全国有多少“学术类”刊物,有多少刊物被“学者们”认真看过?有多少从来就没有被任何人读过的刊物,在出版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就从印刷厂经由阅览室等中介而直接送达废品收购站?   在以上意义上,我们进入了一个“没有作者的时代”,与此密切联系的,是“作者”大幅贬值的时代。这两种情形,严重伤害着知识分子的自尊心和脸面,使他们有越来越严重的挫折感。如果知识分子在苟活,那全国人民想一想,局面将如何收场? 3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