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湘教版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学案.doc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学习目标
1.通过模拟演示,了解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并说明地球的运动规律。
2.理解黄赤交角的成因及其重要性,掌握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3.理解并掌握自转和公转的意义,学会时差、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有关计算。
4.掌握光照图的判读。
5.通过学习,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运用时区和区时、国际日界线。
6.通过学习,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第2课时 地球自转的意义
课前预习
预习点一 昼夜交替
(1)昼夜的形成:地球是 、 的球体,太阳照亮的一半地球是 半球,背向太阳的一半地球是 半球。?
(2)晨昏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是 线(圈),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 。在下面两图中绘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3)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日,具体时间是 。?
预习点二 地方时
(1)由于地球的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 ,这样时刻就有了早迟之分,偏东的地点的时刻要 一些,因 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
(2)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 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 分钟。?
(3)本初子午线又叫 经线。就经度而言,此经线以东叫 ,此经线以西叫 。此经线又是 时区的中央经线。从理论上全球共划分成 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 度。各时区都以 的地方时为该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相差 小时。?
在下面绘出24个时区的分布图:
(4)国际日期变更线原则上通过 度经线,现改称为 线。?
(5)美国本土由东到西包括 、 、 、 4个时区,这四个时区的时间分别叫做 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而我国领土共跨了 区、 区、 区、 区、 区5个时区,但统一采用北京所在的 区的区时,即 (经线)的地方时。?
预习点三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由于地球的自转,使得在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北半球向 偏,在南半球向 偏,在赤道上不偏移。?
下图中表示物体偏转后的方向是虚线还是实线?
课堂探究
一、昼夜交替
[合作探究1]辨析:“昼夜现象”与“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有何不同?
[难点突破]晨昏线的判读
教师精讲:(对照课件)
判断方法: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从昼到夜是昏线;从夜到昼是晨线。
[典型例题1]晨昏线的判读:
教师精讲:晨昏线中需注意的隐含知识: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
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
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
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0时。
二、时差
1.地方时
如下图:
A、B、C同在赤道上,已知:A为60°E,B为61°E,C为59°E。
推算:A、B、C三地的时刻。
[难点突破]教师精讲
(1)地方时定义: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2)公式:甲地地方时=已知乙地地方时±两地的经度差×4分钟(东加西减)
[说明]a:“东加西减”原则:所求地点在已知点的东侧为加,西侧为减。
b:经度差的计算:两地同在东经或西经,求经度差要相减;两地一为东经一为西经,求经度差要相加。
[典型例题2](1)北京时间(120°E)为15点时,赤水(106°E)地方时是几时几分?
(2)当我国某地屋外树的影子达到一天中最短时,此时屋内墙上的钟表为11:40,该地的经度为多少?(提示:影子达到一天中最短时,为当地地方时12点,墙上钟表时间为北京时间)
2.区时
[难点突破]教师精讲
(1)时区的划分
[合作探究2]教材P17读图思考
(2)区时的确定
(1)原则: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时区的区时。
(2)中央经线的求法:15°×区号。
(3)区时的计算
①原则: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
②计算公式:甲地区时=已知乙地区时±两地的时区差(东加西减)。
[典型例题3]已知中时区为子夜(24时),求:
(1)东十区、西九区的时间;
(2)102°E所在的区时。
■总结:区时的计算步骤:
①已知经度求所在时区:所在时区=已知经度÷15°(结果四舍五入)
②求时区差:同区相减,异区相加
③求区时:甲地区时=已知乙地区时±两地的时区差(东加西减)
(4)各国实际情况
美国时间:东部时间(西五区) 中部时间(西六区) 山岳时间(西七区) 太平洋时间(西八区)
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或120°E经线的地方时
世界标准时:中时区区时或0°经线的地方时
3.日界线
(1)人为日界线:原则上是180°经线。
(2)自然日界线:0点(24点)所在的经线。
[合作探究3]当北京时间为11日15点时,求地球上10日的范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着丝点分裂.ppt
- 石家庄主要商圈.docx
- 看谁的吸管飞最远--简易飞机改造.doc
- 白努利方程式.ppt
- 益阳之得名.ppt
- 矿业之水污染-成功大学.ppt
- 盲校学科教学仪器配备要求.doc
- 石膏板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doc.doc
- 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技术要求.ppt
-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doc.doc
- 2015-2016学年湘教版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教案.doc
- 2015-2016学年湘教版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第3课时学案.doc
- 2015-2016学年湘教版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课件(22张).ppt
- 2015-2016学年湘教版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课件(24张).ppt
- 第2章PLC结构与工作原理.ppt.ppt
- 第14章p区元素概述(二).ppt
- 第26章外阴及阴道炎症.ppt
- 2015-2016学年湘教版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第10课时)课件(45张).ppt
- 2015-2016学年湘教版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课件(67张).ppt
- 2015-2016学年湘教版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课件(85张).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