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生物群落的构成(第2课时).doc

第二节生物群落的构成(第2课时).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生物群落的构成(第2课时)

第二节 生物群落的构成(第2课时) 主备人:臧蓉 课时编号:19 复备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 目 标 1.描述。 教学重点 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教学难点 各种种间关系的区别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栏 导入新课 在草原上,人们放牧的牛羊是否牛肥马壮,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鹰的数量。原因是:鹰爱吃田鼠,田鼠爱吃蜜蜂窝中的幼虫和蜜,蜜蜂是三叶草传粉时比不可少的媒介,三叶草是牛马的主要食物。你知道这些生物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吗? 进行新课 (二)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课前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将主要内容写在小黑板上。 出示资料:有关白蚁与多鞭毛虫,渡渡鸟与大头树的共生关系介绍 设疑:根据上述实例你能总结出互利共生的含义以及自然界中的其他实例吗? 第一组学生展示: 互利共生:两个种群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相互得益。如: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有密切的互利共生关系,植物体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根瘤菌则将空气中游离的氮元素转变为含氮的养料,供植物体利用。此外还有人体中某些细菌与人、地衣中的真菌与藻类都是互利共生关系。 教师评价并继续提出问题:互利共生生物表示 展示图片:大象和狮子抢夺水源、水稻和稗草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等。 设疑:上述图片中两种生物的关系如何呢?结果会怎样呢?你还能举出其他实例吗? 第二组学生展示: 竞争 :生活在同一区域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争夺同一资源而产生的相互妨碍作用的现象。如:竞争的资源可以是食物、水分、空间、阳光、无机盐等。一般地说,生态位互相重叠的生物种群之间竞争激烈,如同一生活型的植物之间、食性相同的动物之间的生态位完全重叠,竞争尤为激烈。如小家鼠和褐家鼠争夺居住空间,牛与羊争夺食物等等。 积极思维:分析两种草履虫之间的竞争关系 设疑:两种草履虫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结果。 精讲点拨: 竞争是、空间A、B两种生物同时增加;但增加到一(物种A)(物种B)则逐渐被淘汰。 设疑:短片中生物的关系如何呢?两者数量有何关系?第三组学生展示: 捕食:一种生物取食另一种生物的种间关系。如:植食性动物中的兔以某些植物为食物,肉食性动物中的狼又以兔为食物等。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种群个体数量关系变动是相关的。 精讲点拨: 捕食关系则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般用图A,B两种生物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B捕食A。 强调: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关系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在自然界中,捕食者种群将猎物种群捕食殆尽的事例是很少的,被捕食的往往是体弱患病的或遗传特性较差的个体,从而防止了疾病的传播和不利遗传因素的延续。 第四组学生展示: 寄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利用的物质为营养并对宿主造成危害的现象。如:生物界寄生的现象非常普遍,一种生物寄生在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从那里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如蛔虫、猪肉绦虫和血吸虫寄生在人和其他动物体内,虱和蚤寄生在其他动物体表,小麦线虫寄生在小麦粒中,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中,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部等等。 互动探究:种间关系比较 第五组学生展示: 关系名称 数量坐标图 物种 利害 关系 特点 举例 A B 互利共生 竞 争 捕 食 寄 生 教师强调,群落不是一定空间内各种生物简单的集合,而是通过种内的斗争或互助,种间的共生、竞争、捕食等关系建立起的有机整体。 【作业】《课课练》 板书设计 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1.互利共生 2.竞争 3.捕食 4.寄生 教后反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