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稳定塘和污水土地处理.ppt.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章稳定塘和污水土地处理.ppt

布水管 芦苇 水面 溢流出水 集水沟 隔水层 土壤层 生物膜 苇根  自由水面人工湿地 首要条件是使水层保持好氧状态;有机负荷率及水力负荷率较低,有机负荷率介于18—110kgBOD5/ha.d。 溢流出水 第三节 湿 地 处 理 系 统 碎石 坡度 土壤层 根系层 隔水层 可调水位的集水管 芦苇 穿孔布水管 人工潜流湿地处理系统 第三节 湿 地 处 理 系 统 进水 带孔布水管 碎石 碎石 隔水层 集水管 去出水管 芦苇 图14-14 人工潜流湿地(碎石床) 人工潜流湿地处理系统(碎石床) 第三节 湿 地 处 理 系 统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十里清溪曲 修篁入望森 暖催梅信早 水落草痕深 城市湿地 农耕湿地 文化湿地 扎龙湿地鹤舞翩翩 食物、水、隐蔽场所 火 芦苇 鱼 第三节 湿 地 处 理 系 统 滇池边的人工湿地 第三节 湿 地 处 理 系 统 垂直流人工湿地表面布水系统 * * 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一节 稳 定 塘 曝气塘出水的悬浮固体浓度较高,排放前需进行沉淀,沉淀的方法可以用沉淀池,或在塘中分割出静水区用于沉淀。若曝气塘后设置兼性塘,则兼性塘要在进一步处理其出水的同时起沉淀作用。 曝气塘的水力停留时间为3~10d,有效水深2~6m。曝气塘一般不少于3座,通常按串连方式运行。 完全混合曝气塘中曝气装置的强 度应能使塘内的全部固体呈悬浮状 态,并使塘水有足够的溶解氧供微 生物分解有机污染物。 部分混合曝气塘不要求保持全部 固体呈悬浮状态,部分固体沉淀并 进行厌氧消化。其塘内曝气机布置 较完全混合曝气塘稀疏。 完 全 混 合 曝 气 塘 部 分 混 合 曝 气 塘 曝气塘的两种类型 * * 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一节 稳 定 塘 完 全 混 合 曝 气 塘 部 分 混 合 曝 气 塘 * * 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一节 稳 定 塘 ④厌氧塘 厌氧塘的基本工作原理 厌氧塘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是由两类厌氧菌通过产酸发酵和甲烷发酵两阶段完成的。厌氧塘的设计运行,必须以甲烷发酵阶段的要求作为控制条件,控制有机污染物的投配率,以保持产酸菌与甲烷菌之间的动态平衡。控制有机酸浓度3000mg/L以下,pH值为6.5-7.5,进水的BOD5:N:P=100:2.5:1,硫酸盐浓度应小于500mg/L。 * * 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一节 稳 定 塘 ④厌氧塘 厌氧塘的设计和应用 有机负荷的表示方法有三种: BOD5表面负荷(kgBOD5/ha·d) BOD5容积负荷(kgBOD5/m3·d) VSS容积负荷(kgVSS/m3·d) * * 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一节 稳 定 塘 ④厌氧塘 处理城市污水的建议负荷值为200-600kg/ha·d。 几何尺寸 厌氧塘一般为矩形,长宽比为2:1-2.5:1。单塘面积不大于4ha。塘的有效水深一般为2.0-4.5m,储泥深度大于0.5m,超高为0.6-1.0m。 进出水 进水口离塘底0.6-1.0m,出水口离水面的深度应大于0.6m。进、出口的个数均应大于两个。 厌氧前应设置格栅、普通沉砂池,有时也设置初次沉淀池用于前处理单元。 * * 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一节 稳 定 塘 ④厌氧塘 厌氧塘的主要问题是产生臭气,目前是利用厌氧塘表面的浮渣层或采取人工覆盖措施防止臭氧逸出。也有用回流好氧塘出水使其布满厌氧塘表层来减少臭气逸出。 厌氧塘很少用于单独污水处理,而是作为其他处理设备酸的前处理单元。厌氧塘宜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如制浆造纸、酿酒、农牧产品加工、农药等工业废水和家禽和家畜粪尿废水等。也可用于处理城镇污水。 * * 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一节 稳 定 塘 4.稳定塘的规划设计 ①塘址选择 稳定塘占地较多,应尽可能利用不宜耕种的土地,如废旧河道、塘坝、低洼地、沼泽和贫瘠地等,若有高差,应充分利用。为了防止春、秋季翻塘时臭气的干扰,塘址应离居民区500-1000m以上,并位于其主导风下风方向。当用于处理城镇污水时,应结合建设规划统一考虑污灌、污养和水的综合利用问题,以求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的统一。 * * 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一节 稳 定 塘 4.稳定塘的规划设计 ②塘型及其组合 塘型的选择应从处理对象的水质特征出发,结合当地气候、地形条件确定。例如,在光照充足,没有持续冰封期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