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湘教必修1:2.2地球表面形态作业.doc
.2.2地球表面形态
一、单项选择题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
1.代表变质岩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属于外力作用数字序号是( )
A.①② B.①③ C.③⑤ D.③④
1~2.【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岩石的类型。根据图示的“地幔”“喷出”和“沉积物”等信息判断,地幔中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所以丁为岩浆,戊为喷出型岩浆岩;丙侵入地下为侵入型岩浆岩。沉积物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甲为沉积岩;乙为变质岩,因此答案选B项。第2题,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根据上题的判断,①为冷却凝固,②为变质作用,③为固结成岩作用,④为重熔再生,⑤为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所以属于外力作用的为③⑤,正确答案选择C项。
【答案】 1.B 2.C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构造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区域中褶皱、岩脉(岩浆侵入形成的)、断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褶皱、断层、岩脉 B.断层、岩脉、褶皱
C.岩脉、褶皱、断层 D.褶皱、岩脉、断层
4.图中断层上、下两盘错动的距离大约是( )
A.100米 B.130米
C.200米 D.210米
3~4.【解析】 第3题,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由图可知,该区域的地质过程是先发生了褶曲,然后是岩浆侵入形成岩脉,最后发生断裂错动形成断层。第4题,本题考查断层。首先找到断层的位置,断层的错动距离可以通过岩脉错动的距离,利用比例尺来量算即可。
【答案】 3.D 4.B
(2016·湖南师大附中模拟)下图为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有关图示区域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质构造为褶皱 B.乙地背斜成山
C.丙地向斜成谷 D.丙、丁之间有断层
6.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及其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甲——风力侵蚀 B.乙——流水侵蚀
C.丙——冰川侵蚀 D.丁——人类活动
5~6.【解析】 本题组考查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第5题,根据图中岩层弯曲状况和所学知识可知,该地质构造为褶皱,乙地背斜成谷,丙地向斜成山。A正确。第6题,乙地为背斜构造,顶部岩层疏松,加上该地区位于暖锋锋前,降水丰富,所以流水侵蚀严重,B正确。
【答案】 5.A 6.B
(2016·浙江诸暨中学期中)某同学利用手中的等高线地形图进行乡土地理观察,他乘车到某一村落,下车后举目所见尽是水田广布,沟渠纵横。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由甲—乙—丙—丁—戊—庚—辛—壬—癸—甲连线所围成的区域属于哪种地貌( )
A.三角洲 B.冲积平原
C.“V”字型河谷 D.冲积扇
8.该同学所观察的村落最有可能是图中的( )
A.甲 B.丙
C.庚 D.壬
7~8.【解析】 第7题,本题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图中由甲—乙—丙—丁—戊—庚—辛—壬—癸—甲连线所围成的区域,位于河流出山口,由于水流速度的降低,河流所携带的泥沙、碎石在山前堆积而形成,属于河流的冲积、洪积扇,D项正确。第8题,本题考查聚落的形成因素。该村落“水田广布,沟渠纵横”,应为地形平坦开阔、水资源丰富的冲积扇扇缘处,甲、丙、壬三处坡度较大,与描述的景观不符,因此答案选C项。
【答案】 7.D 8.C
(2016·河南郑州模拟)某校学生在一场暴雨后,对该县城以上的河流进行考察(路线如下图)。据此完成9~10题。
9.图中河流总体流向为( )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北向南
C.自西南向东北 D.自西向东
10.同学们在甲、乙观察点考察时,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
①甲地附近河流水流较快 ②乙地附近河流侵蚀作用较强 ③甲地附近河道水流较慢 ④乙地附近河流堆积作用较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10.【解析】 第9题,本题考查河流的流向。由图中水库与水坝的位置,水库位于水坝上游,再结合指向标,河流由西南向东北流。第10题,本题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由图形甲乙两地的位置,甲处于水库上游,由河流流向水库,水域变开阔,因此水流速度变慢,以沉积为主。乙处于水坝下游,有一定的落差,水流较快,侵蚀作用强。
【答案】 9.C 10.B
(2016·湖北教学合作联考)读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的是( )
A.草甸、半固定沙丘、移动沙丘
B.移动沙丘、半固定沙丘、草甸
C.移动沙丘、草甸、半固定沙丘
D.草甸、移动沙丘、半固定沙丘
12.图示区域的主导风向是( )
A.偏东风 B.偏西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11~12.【解析】 本题组考查湖泊周边环境分析、主导风向判断。第1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草甸应该分布在水资源充足的地区,即靠近湖泊和河流,据图可知,I应该为草甸;草甸可以阻挡沙丘移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河南省信阳市2024-2025学年普通高中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英语试卷含答案.pdf VIP
- 解读《GB_T 23850-2024工业高氯酸钠》全面解读.docx VIP
- 总经理股东会汇报.docx
- 2025-2030中国二甲基氨基丙胺(DMAPA)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docx
- 上海市浦东新区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附属高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答案.docx VIP
- 点石斋画报.12集.24册.申报馆编印.1884-1889年.pdf VIP
- 印学话西泠 教学课件.pptx VIP
- 慢性呼吸疾病肺康复护理专家共识.pptx
- 七年级数学上册动点问题练习.docx VIP
- GB50666-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