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断裂手术修复及制动方式改进的临床研究.docVIP

跟腱断裂手术修复及制动方式改进的临床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跟腱断裂手术修复及制动方式改进的临床研究.doc

  跟腱断裂手术修复及制动方式改进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庠仑,郑淑媛,马树强,沈启莹,邱华文 【摘要】   目的 改进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手术和制动方法,减少并发症。方法 跟腱内侧小切口,显露并对合断端,使用克氏针、钢丝自制矩形框架,远离断端经皮固定,稀疏、平顺缝合断端,术后踝关节休息位有限制动。结果 获得随访的39例,采用Amer-Lindholm评定标准,优34例(占87.18%),良5例(12.82%)。未发生术后再断裂、皮肤及肌腱坏死、深部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使用矩形框架,小切口修复闭合性跟腱断裂,术后踝关节休息位制动是一种较好的闭合性跟腱断裂 治疗 方法。 【关键词】 跟腱断裂;手术;休息位   Abstract: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surgical techniques of closed Achilles tendon ruptures and mode of activity restraint and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lications. Methods A small incision ade medial to Achilles tendon so as to reveal and rearrange the ruptured ends for end-to-end anastomosis. Kirschner ake steel-e the distal ruptured ends, oothness. Postoperative activity restraint of the ankle joint rating system. There ent for closed Achilles tendon ruptures is exemplified by the use of rectangular frame inor incisions and activity limitation of the ankle joint 的肌腱部。损伤类型为横断12例,马尾状撕裂27例。开放性损伤、肌-腱移行处及跟腱附着点处断裂均不在本组范围。   1.2 方法   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俯卧位,跟腱内侧缘切口长2 cm,锐性切开不作层次间剥离,显露并对拢跟腱断端,将1.5 mm克氏针折弯呈“Π”,两臂前端斜剪成尖端,将两尖端自跟腱外侧,经皮穿过跟腱断面中心自跟腱内侧皮肤穿出,框架的两臂穿过肌腱处距断端至少1 cm,剪去克氏针两臂多余部分,断端折弯后用细钢丝缠绕扭结,形成矩形框架。用3-0可吸收缝线稀疏缝合跟腱。   术后轻度屈膝、踝关节休息位长腿石膏托固定,踝关节有限活动;4周后拔除克氏针框架,短腿石膏托继续固定踝关节于休息位,并练习膝关节活动;6周后拆除石膏托,不负重练习踝关节屈伸及小腿肌力,8周后拄拐下地练习行走,12周后弃拐逐步恢复日常生活,避免剧烈运动6个月。    2 结果   获得随访39例,失访7例。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1.2年。采用Amer-Lindholm评定标准,优34例(87.18%),良5例(12.82%)。未发生术后再断裂、皮肤及肌腱坏死、深部感染等并发症。    3 讨论   跟腱断裂手术疗效与手术方法、术后制动及功能锻炼有关,笔者通过改进手术方式和术后制动方式取得较好效果。尽管有学者认为跟腱手术存在切口并发症问题,但大多数学者认为手术是治疗跟腱断裂的最佳选择[1],传统的跟腱修复方法要求吻合处无张力缝合,术后采取屈膝跖屈位石膏制动,跟腱吻合处在无张力条件下愈合。矛盾的是为防止跟腱粘连和关节僵硬,跟腱吻合处又必须承受张力牵拉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是术后并发症居高不下,影响踝关节功能的恢复及临床疗效。其中跟腱再断裂的发生率国外报道为4%~11%[2], 郭天林等[3]报道为9.8%;另有为数不少的跟腱粘连和踝关节僵硬病例,都与术后制动体位、时间及功能锻炼有重要关联。   早期跟腱张力有利于跟腱愈合。跟腱愈合分为炎症期、修复期、塑形改造期。在跟腱断裂后有持续24 h的炎症期,其后很快便进入修复期,6周以后进入塑形改造期。在跟腱修复期,机械刺激精确调节多种愈合因素,促使跟腱发生新的适应性力学生物学组织重建,跟腱断裂术后制动将使得跟腱处于“闲置或失用”状态,若将这种状态持续到塑形改造期或以后,可能对跟腱的愈合带来负面影响。   早就有学者认为要想得到较理想的疗效必须在早期把断裂的跟腱部位处于适当的张力之中,并结合运动练习可提高跟腱血管化程度,增加成纤维细胞聚合素,调节跟腱胶原纤维排列、瘢痕组织吸收,恢复跟腱的生物力学特性[4-5]。迄今为止,对跟腱(肌腱)松弛状态下促进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