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季恢复枢臣副署制度及其影响.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季恢复枢臣副署制度及其影响.doc

清季恢复枢臣副署制度及其影响   宣统帝登基伊始,摄政王载沣即制定了军机大臣副署谕旨的制度。前人对此研究较少。深入探讨这一问题,不仅可以对清季皇权生态有更深刻的了解,也可藉此体会清季官民共同参与的宪政运动,认识西方近代政体制度移植中土过程中的艰难和曲折。   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辞世后,醇亲王载沣任监国摄政王。他虽有改革倾向,但政治经验不足,性情谦让,与慈禧的阴狠精明、善于权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故其摄政权威受到了各方面的挑战。在光绪帝冬至奠礼仪式上,群臣跪听祭文时,侍读学士恽毓鼎发现,前列诸臣竟然有人笑语喧哗;焚化冠服时,还有轿夫拥挤猬集,很不成体统。时人明显感到“监国暗弱,不足镇压政府”。特别是首席军机大臣庆亲王奕勖与同为军机大臣的那桐,均认为载沣缺少政治经验。不能很好经邦济世,两人对载沣意存敷衍。载沣对此亦心知,“虽恶之,而格于隆裕,无如何也。”军机大臣世续在枢府碌碌随波而已,加之袁世凯结纳奕助,张之洞、鹿传霖又老迈病弱,极有“朝权移集”的危险。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载沣急需强化政治权威,抬高自己的地位。   载沣“首重大权”的重要举措是发挥御史言官的口舌作用,使其有“据实指陈”、“纠察行政”的权力。载沣为扫清障碍,便主动采纳御史建议。强化权威、修改礼仪制度与恢复乾隆年间的枢臣副署制度是直接入口。御史言官鉴于先前“礼节未宜”,奏请变通拜跪等礼节。载沣将御史们的奏折交相关部院研究覆奏,并饬令其根据清初摄政王礼节。制定相应的礼仪章程。在载沣严令督促下,有关部院衙门共同制定了《摄政王礼节总目十六条》。枢臣副署制度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凡明发电旨拟在谕旨之前一行,钤监国摄政王章,于钦后一行书军机大臣署名六字”;针对外省的廷寄“拟于谕旨前一行,钤监国摄政王章,寄信前来后一行书军机大臣署名六字”;懿旨“于钦此之后一行,抬一格,监国摄政王钤章、军机大臣署名照前式。”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军机大臣副署制度正式施行。   副署制度属于乾隆旧制,原本是“恐军机处之权不重”,为提高军机处的地位,防止泄露机密而设立的制度,后被废止。其实,副署之制在1906年“丙午改制”时已被正式提出过。身为直隶总督的袁世凯权势熏炙,为达其个人目的,建议仿照西方近代体制设立内阁,以及与此相应的军机大臣副署制度。认为重大事情,总理大臣、左右副大臣,应与各部尚书共同署名;关系机密的事件,应由总理大臣、左右副大臣署名。奉旨的各大臣,皆有署名之责。此议一经提出就遭到强烈反对,未曾施行。对此赵炳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立宪精神全在议院,今不筹召议院,徒将君主大权移诸内阁,此何心哉?”显示出他对袁世凯用心的警觉和不满。光绪与慈禧去世后,副署制度又被提出,首倡者正是此前激烈反对副署制度的御史赵炳麟。在溥仪登基之后的第二天,赵炳麟即上奏折提出恢复在乾隆三十年(1765年)就施行过副署上谕的制度,认为现在“传谕以无考覆,前后不免参差,保人以无责成,而贤佞不免杂进,甚且善则归己,过则归君,其弊至于无所底止”,建议重启旧制,并且此制度还有立宪的性质,可以表明朝廷立宪的诚意,藉此争取民心。载沣基于强化自己权威的目的,也想借来证明“经摄政王之裁决者,非大臣所专擅,亦非内监之口传,天下之信用克坚,海内之觊觎自息”。   日趋活跃的立宪派同样也对副署制度有极高的期望,希望以此为契机,早日成立责任内阁以限制君权,使中国能够从专制政体变为立宪政体,认为推行副署制度是预备立宪第一年的上佳现象。清末新政时期西方宪政思想大量涌入中土,英国“嗣位法”颁布时期的副署制度内涵早已为时人所知。现在有了与西方名称相似的副署制度,正是一个可以推进清政府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由于这种期望与清廷上层的真实目的并不契合,最终导致1910年第一次资政院常年会议上的双方冲突。资政院议员们认为在专制政体下不能筹备宪政,若照此敷衍办下去,恐难见效。朝野上下变革的心态更是激进,认为只有仿照欧美或日本的模式,大幅度地加快新政改革的步伐,特别是制度的快速变更,才可使同家富强,民族摆脱危机。于是速开国会和设立责任内阁便成为资政院争取的主要目标。   资政院常年会开始不久,在讨论“广西禁止土膏案”时,因军机大臣副署的上谕并未对广西巡抚作任何处分,多数议员对副署这一上谕的军机大臣大为不满,质问军机大臣对副署上谕是否负有完全责任,要求军机大臣到院受询:“剐署之事是否与各国副署用意相同?上代君主负责任,下对资政院负责任?究竟与各国国务大臣副署之意有无区别?”到院的军机大臣毓朗答词模棱两可:“方才这位议员所说的本大臣昕得不甚懂,是否副署的话,如果是副署问题先已自’说帖去,将来可用文书答覆。”H议员易宗夔对毓朗说,若是国会在宣统三年不能召开,就请军机大臣不必在发表的谕旨L副署。议员吴熙龄也表示,枢臣既然在上谕上署名,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