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乐清市首届农家乐金牌特色菜大赛规则
荆门市首届农家乐金牌特色菜电视大赛
比赛规则
一、赛场规则:
1.参赛选手应穿着工作服、佩戴工作帽参加比赛,衣帽要求整洁、无污渍,不得佩戴饰物。
2.选手应在指定时间到达比赛场地,佩戴参赛证,经检录后方可进入赛场。
3.参赛选手在操作过程中应注重个人与操作卫生。赛场内严禁吸烟,边角料应放置在指定器皿内。
4.选手须在评委宣布比赛开始后方可以开始操作,比赛时间到,选手应立即停止操作。
5.菜肴制作完毕,选手应将菜肴与菜肴名签共同放置在展示台上,并将操作台面周边清理完毕之后方可离开。菜肴名签内容包括菜肴名称、简介,但不得注明参赛单位名称与选手姓名。
6.选手应服从赛场工作人员的指挥,未经允许,不得离开指定的操作位置。
二、比赛办法:
1.初赛阶段选手分组进行比赛,每轮比赛时间为30分钟,选手须按照赛前抽签顺序参赛。
2.参赛选手应制作能体现展示刀工技艺和烹调技巧,具有荆门地方特色、农家特色的菜肴;鼓励创新,提倡“粗料精做”;禁止使用国家颁布规定保护的动植物原料,禁止使用人工合成色素。,
3.每名参赛选手限带2名助手协助操作。
4.菜肴原料的初加工步骤,如宰杀、涨发、洗涤、剁茸、腌制、预热加工(不调味)等允许在场外完成,但刀工成型、菜肴加温成熟、调味必须在现场完成。选手入场检录时由检录人员对原材料进行检查,如发现违规者,即取消比赛资格。
5.选手可对菜肴进行适度装饰,并灵活运用盛器搭配。菜肴装饰物可事先完成。
6.每道热菜制作以十人量为准,同时应另备一小盘(三人量)供评委试味。
7.组委会统一提供操作台、炉灶、案板、基本调料(油、盐、酱油、醋、料酒、味精、干淀粉、面粉)。锅、蒸笼、刀具、盛器与特殊调料等均由参赛选手自备。盛器表面不得出现参赛单位和选手的名称及特殊标记。
8.初赛结束后,根据所有参赛菜肴最终得分,取排名前20道菜肴进入决赛。
9.决赛第一轮中,进入决赛的20道菜肴需再次制作、评判,比赛规则与预赛相同。根据得分高低,排名第1名至第10名的菜肴将被授予“荆门市农家乐十大金牌特色菜”称号,第11名至第20名的菜肴将被授予“荆门市农家乐十大银牌特色菜”称号。
10.决赛第一轮中得分前6名菜肴的制作厨师进入决赛第二轮的厨师PK赛。如人数不足6人则按成绩排序取后续名次选手进入厨师PK赛。
11.在厨师PK赛中,选手将在由市民投票选出的3道具有荆门特色的农家菜肴中抽签选作其中一道。根据选手得分,评选出金厨1名、银厨2名,铜厨3名。
三、评分细则:
每道菜肴将从口味与质感、工艺与火候、色泽与形态、风味特色
1.口味与质感:调味得当,主味突出,质感良好。
工艺与火候:烹法恰当,火候适宜,技法多样,富有特色。
色泽与形态(分):刀工精细,色泽自然,配比合理,形态美观。
风味特色(分):浓厚的当地饮食文化、地方特色
5.营养与卫生(1分):营养合理,食用安全,生熟分开,清洁卫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