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年来关于抗战初期中日战略研究述评.doc
近年来关于抗战初期中日战略研究述评
以纪念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为绝好契机,史学界关于抗日战争史的研究呈现出少有的繁荣景象。经过1996年的学术成果积淀,抗战史研究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作为抗战史研究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关抗战初期中日双方的战略及其演化问题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和反映着整个抗战史研究的面貌,同时亦显示出鲜明的领域特性。据粗略统计,近年来关于战略问题研究的专题论文有十数篇,至于涉及的著作、论文则更多。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日本的侵华战略及其演化关于日本的侵华战略问题,多数学者主张“一击亡华”说,但是在理解的程度上并不一致。丁则勤认为:在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后,日本帝国主义采取速战速决的进攻方针,企图一击亡华①。程晓进一步认为:七七事变后,日本认为中国不堪一击,决无全面长期抗战的决心和意志,以为通过局部化的战争,速战速决即可达到其侵华目的。于是日本确定对华战争的战略是:在一定范围内,以强大的兵力打击中国,速战速决,迫使中国屈服。 实施这种战略的行动是进行华北会战。实际上,这就是以不扩大为方针的局部化——速战速决战略②。也有学者主张,日本的侵华战略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总的对外战略紧密相联。余子道认为: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国际基本形势和远东的战略格局、中日两国的特定国情,以及日本统治集团对内外形势的判断和建国理念,日本帝国主义奉行对外扩张的总体战略,分为侵占中国、“南进”和“北进”三个组成部分,实现该战略企图的次序是“先中国,后世界”,即实行对中国“中间突破”,然后“南进”或“北进”或“南北并进”③。曲家源进一步认为:日本的对华战略是它追求世界霸权总战略的一部分,是为它称霸世界总的战争目的服务的。其世界战略分为长远、中期和近期三个步骤,征服中国进而用中国的人力物力增强日本的国力,准备与美争霸,是中期战略目标的实际内容。为此,日本制定对华战争的战略原则是:(一)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二)先发制人,实行突然袭击的闪电战,速战速决;(三)抢占中心城市和重要交通线,摧毁中国军民的抗战意志。(四)战略与政略相结合,一面威胁,一面利诱,争取不战而胜。各项战略原则组成紧密配合的完整系统④。通过对各个时期日本作战方案的综合考察及对日本15年侵华战争全过程的历史透视,徐勇得出与众不同的观点:由于中日双方的力量对比以及地理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制约,日本侵华战争的战略可概言之为江海战略,即以武汉为控制中国的“大局要冲”,把武汉作为日军对华作战构想中的进攻远点,长江为其深入并分割大陆内地的基本通道,溯长江西进武汉为日军的既定战略主攻方向⑤。诸家渊力排众议,认为与蒋介石国民政府的持久战略相比较而言,日本并没有预先构想的“总战略”,其原因在于日本对华态度的骄狂至极⑥。至于日本侵华战略在实施过程中的演化问题,曲家源认为:自1937年战争开始到1938年10月日军攻占武汉、广州,是日本侵华总战略的全面展开。在每一次战役发动之初,日本的预期战略都是“以挫伤敌之战争意志,获得结束战争局势为目的。他们对每一战役所投入的兵力、海陆空等兵种的配合、战域的扩展等等,都是按照致国民党政府以死命的量度来安排的,以大兵团到处寻求中国军队主力决战”⑦。程晓的观点稍有不同:从七七事变一开始,由于中国政府和军队的奋勇抗战,日本战争之初的战略意图迅即遭到失败,战争的长期化已成定局,日本被迫改变其原有战略,放弃不扩大方针。正在这时,国民政府为了争取主动,决定在上海对日作战。日本亦因十分重视上海的战略地位,遂屡次增兵上海,移主力于华东,寻求决战,占上海、逼南京,迫中国政府投降,以结束“中国事变”,达到战争目的⑧。徐勇代表了另一种观点,认为跨海西进、沿长江攻打武汉是日本的既定战略,但日本在全面攻势发动之后,迟迟未能实施对于武汉的既定攻势,其凶锋却首指华北,继向上海,再攻徐州。于是日本总体上的跨海西进,与为逐次达到作战目标而忽北忽南的战役方向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关内大陆战场上扑朔迷离的多向作战行动。其实这并不说明日本放弃了既定战略。这种受形势判断和作战目标及速决企图所制约的战役性的变化,不能与总体的战略进攻方向混为一谈⑨。诸家渊则认为:由于没有预先构想的“总战略”,日本实际上的战略战术是多变的,有时也犯一些愚蠢的错误,例如“逐次增兵”上海的战术造成了极大伤亡①。
二、中国的战略及其演化就中国的抗战战略而言,诸家渊认为是“以空间换时间”的持久战略①。
1 李吉荪进一步指出:抗战初期国民政府不仅有明确的抗日战略即对日作战采取持久战略,且有应用得当的战术即“拖”的战术,而且作战方针亦是正确的,即由东向西、轴向攻防①。
2 对于上述观点,程晓认为有进一步思考的必要,并在《抗战初期中国和日本的战略与淞沪会战》中指出:总的说来,虽然国民政府执行的是持久战战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度重庆市招聘社区工作者应知应会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室外健身器材供货安装及售后服务方案.docx VIP
- 2025年新能源公司风电场风机倒塌事故应急演练方案.pdf VIP
- 第3课 追求人生理想-【中职专用】2024年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金牌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5.1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pptx VIP
- 隔离技术与院感监测试题.docx VIP
-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 VIP
- 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管理制度.docx VIP
- 新版AIAG APQP第三版和CP控制计划第一版 最新的变化点汇总.pdf VIP
- 第3课 追求人生理想-【中职专用】2024年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金牌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