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刺配合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研究.doc
针刺配合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隔姜灸 治疗 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透刺为主配合隔姜灸,与单纯患侧局部穴针刺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lt;0.05)。结论 针刺配合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显著。
【关键词】 顽固性面瘫 针刺 隔姜灸 临床研究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bined oxibustion for refractory prosopoplegia.Methods 60 cases of refractory prosopoplegia 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 Acupuncture oxibustion bined in the treatment group.Results The therapeutic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group oxibustion has significant effect on prosopoplegia.
【Key oxibustion; clinical study
自2000年以来,笔者以针刺配合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30例,临床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从2003~2007年间在本科治疗的门诊包括部分住院患者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8~64岁,平均(12.25±7.46)岁,左侧33例,右侧27例,病程在2个月以上,最长达9个月,中耳炎手术所致4例,带状疱疹病毒感染11例,其余为上呼吸道感染以后,肌电图检查:显示为完全变性8例,部分变性5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gt;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一般情况比较
1.2 方法
1.2.1 治疗组 采用穴位透刺瘫痪侧电针法配合隔姜灸。(1)穴位透刺瘫痪侧,选穴为阳白透鱼腰,丝竹空透阳白,阳白透攒竹,四白透迎香,口禾髎透人中,夹承浆透承浆,地仓透颊车,下关透颧髎,牵正透颧髎,选用疏密波30min,电流强度以病人能忍受或肌肉有轻度收缩为度,同时针刺检测合谷,双侧足三里,均留针30min。(2)隔姜灸[1]:用鲜姜切成厚度0.2~0.3cm(约5分硬币之厚度),面积大于艾炷底面的姜片,将姜片中央穿刺数个小孔,蚕豆大艾炷置于姜片上,点燃,连灸4~6壮,若姜片烤干皱缩,或患者灼热时,可更换姜片,使温热之气透入皮肤,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4天,连用6个疗程统计疗效。
1.2.2 对照组 取穴同治疗组,每日针刺1次,每次留针30min,2个月为1个疗程。
1.3 统计学处理 治疗前后评分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有效率及表情肌运动功能评分比较用秩和检验与t检验。
2 治疗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60例患者治疗前后均按2005年12期《 中国 针灸》888页[2]登载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表情肌运动功能评分,检查患者面瘫情况,如皱额(观察上举额纹的数量、长度、深度及上举的幅度,眉头、眉腰、眉尾的位置)、蹙眉(观察皱眉肌收缩的幅度)、闭眼(观察患眼能否完全闭合,闭双目时两侧的睑睫毛隐埋度)、眨眼(观察瞬目两眼速度,闭合患侧眼的同时睁开健侧眼,眼裂的大小)、耸鼻(观察扇动鼻翼时两侧鼻翼的幅度、力度)、示齿(观察两侧上下齿外露数目、程度,两侧口角距人中沟的距离)、鼓腮(两侧的腮部鼓起的幅度、力度)、吹口哨(口型是否呈正卵形)、撅嘴(口型是否居中,两侧唇是否对称),并与健侧比较。按照正常、减弱、消失三级分别给10分,5分和0分,总分为100分,治疗前测定为基础(本组最高得分15分,最低得分0分),基础分≤15分者为完全性面神经麻痹,随后每疗程后检测1次,直至痊愈或治疗终止。根据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的得分来评定疗效[3],其标准为:gt;90分为痊愈,肌电图显示:面部神经颧支、颊支运动传导潜伏时正常,眼轮匝肌、口轮匝肌最大用力收缩时呈干扰型,波幅正常;gt;80分为显效,肌电图显示:面部神经颧支、颊支运动传导潜伏时有所改善,眼轮匝肌、口轮匝肌最大用力收缩时呈减弱型,波幅有所增加;gt;75分为好转,肌电图显示:面部神经颧支、颊支运动传导潜伏时稍改善,眼轮匝肌、口轮匝肌最大用力收缩时呈稀少型,运动单位动作电位明显减少,波幅稍增加;lt;75分为无效,肌电图无改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