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技愈发达愈多人饿肚子?.doc
科技愈发达愈多人饿肚子?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有颗七成面积被蓝色海洋覆盖的美丽星球,它的名字叫做地球;地球上充满空气、水及土壤,亿万年来孕育出丰富、繁盛的物种,其中有种生物叫人类,自称“万物之灵”――他们拥有发达的大脑和发达的科技,但每天有24,000孩童饿死,每年有10亿人遭受饥饿之苦……
慢性自杀,
最好的种子撒在沙石上
地球的主宰者可以上天入地,似乎无所不能,却为何不能解决吃饭问题?科学家曾利用生物与基因技术和杂交技术来培育超级作物种子,试图帮世人填饱肚子。但科技愈发达,种子愈来愈好,却愈来愈多人饿肚子。为什么?
科学家说,主要问题是:好种子撒在什么样的土壤里?想解决全球粮食危机,关键在于能不能改善土壤的品质。
专家表示,当前全球粮食危机的肇因,一般人认为在于市场力量、投机和囤积。其实除了这些经济因素之外,还有干旱与洪水、植物病害问题,更重要的是土壤贫瘠。20世纪60年代,通过作物品种改良,使粮食产量爆炸性增长,通称“绿色革命”,不少人认为喂饱世界肚子永远不成问题。但真相是:研发“魔术种子”是小事,大事是哪里去找沃土?瑞士籍“世界粮食奖”得主赫林说:“头号要事是土壤要好,最好的种子撒在沙石上也没用。”目前,全球五分之一耕地的品质正在恶化。根据华盛顿智库世界资源研究所的资料统计,土壤品质恶劣造成全球粮食减产约六分之一。科学家说,这是一场慢性自杀。世界农业机构大会2008年3月的报告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将近259万平方公里耕地品质大幅恶化。
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资助的“国际农业知识、科学、技术发展评估组织”近期公布一份2500页的报告,强调必须改善世界土壤。基因改良的玉米在非洲每英亩应该可能有4100公斤产量,但实际上只有227公斤,因为非洲耕地多年来地力消失殆尽,而人民贫穷,买不起肥料。菲律宾国际稻米研究所秘书长塞格勒说,人人都认为好的作物种子能带来奇迹,因此各地政府和慈善机构乐于资助这类研究计划,但更根本的土壤改良无人理会,申请不到经费。
土壤改良效果如何?非洲小国马拉维三分之一人口靠粮援度日,全国2005年生产120万吨玉米。三年前新总统拨8%预算帮小农买肥料改良土壤,每户2公斤。2007年和2008年全国生产玉米340万吨,马拉维已成为粮食出口国。
基因技术可以解决
饥饿问题吗?
除了改良种子之外,也有不少人寄望于基因改造作物。
基因改造作物自从推出以来,一直引起很多争论。支持基因改造技术的人声称,基因改造可以提高粮食产量,解决饥饿问题。他们的说法可以成立吗?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调查报告显示,即使不计算基因改造作物的产量,全球粮食产量也要比人口增长速度快。在过去30年间,虽然全球人口增长七成之多,但粮食生产增长更快,人均占有粮食量增长了近两成。即使没有基因改造农作物,粮食产量也能满足全球人口增长带来的需求。我们是否真的急切需要基因改造食物?答案不言而喻。
许多时候,科学家的本意是为了谋求人类更大的福祉,改善人们的生活。但有时,科技的应用未能配合社会和文化环境,因为很多人没有相关的资源和技能,使有关知识并无用武之地;有时,农业科技未经过足够的安全测试就推出使用,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有时,科学被一小撮人控制,他们藉此牟取暴利,造成资源高度集中在很少人的手中,社会贫富不均更为严重。这样的科学,不但未能谋求人类更大的福祉,更可能造成更大的不公平,使某些人的生活更为困难。基因改造食物就是其中一个极端的例子。
研究基因改造作物,所费甚巨,少数资源丰厚的跨国农业生物科技公司,瓜分了整个基因改造作物市场,一般农夫难以染指。跨国公司为了牟取巨大利润,使用很多下流手法,包括改变农民自行保留和培殖种子的习惯,要求农民必须每年购买新种子;采用由其出产的一系列产品如农药及除草剂,对农民收取额外的技术费;抽查农田、检控违例农夫等。这样,除了改变农民千百年以来自行留种、独立自主的耕作模式外,也令他们更依赖跨国公司提供的生产资源。跨国公司在市场的控制和影响力,因而也愈来愈大,相反,贫穷农夫就只得任由宰割,处于更不利的位置。
开发“绝育种子”
断绝农夫后路
为了防止农民在购入基因改造种子后自行留种,跨国公司更积极研究、开发“绝育种子”,使种子失去自我延续、繁殖后代的功能。
“绝育种子”除了加深农民对跨国公司的依赖外,还使无力负担每年购买新种子支出的贫穷农夫陷入困境。而且,透过花粉传播绝育作物也可能污染其它农作物,使其失去繁殖的功能。比如,美国跨国农业生物科技机构孟山公司已向全球七十八个国家申请“绝育技术专利”,在备受各方指责后,虽最终宣布短期内不会再研发这种技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