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秦汉假人傀儡戏述论.doc
秦汉假人傀儡戏述论
[摘 要] 通过对秦汉时期假人傀儡戏文献史料、文物资抖的搜集和整理,可以排列出秦汉时期假人傀儡戏较为完整的发展序列,从而证明中国古代假人傀儡戏的形成已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对这些材料作进一步的考证和分析,还可以归纳出假人傀儡戏在起源阶段到形成阶段的若干特点,并得出一些新的学术观点:其一,假人傀儡戏的形成时间最迟不会晚于秦代;其二,秦汉假人傀儡戏在制作材质、表演方式、表演场合等方面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其三,这一时期假人傀儡戏的流传与北方少数民族的某些风俗有关:其四,巫术是促使秦汉假人傀儡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其五,假人傀儡戏和假面傀儡戏这两个概念从秦汉时期便应作出严格区分;其六,假人傀儡戏研究的突破,也可以引发对中国早期戏剧发展史的新思考。
[关键词]秦汉时期 假人傀儡戏 发展序列 新观点 早期戏剧史
[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10)02―0144―07
傀儡戏是中国古代戏剧的一个重要品种,它又可分为假人傀儡戏和假面(头)傀儡戏两大类型。所谓假人傀儡戏,指真人利用机关或其它各种手段(诸如牵丝、杖头、指头等)操控假人(包括各种材质的假人,诸如木偶、铜偶、土偶等)而作表演的伎艺,它大致相当于今天所说的木偶戏。所谓假面(头)傀儡戏,指真人戴上假面(头)而作舞蹈、戏剧、戏弄等表演的伎艺,它大致相当于今天所说的面具表演艺术。本文的研究范围,限定在假人傀儡戏这一类型。
假人傀儡戏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宋元戏曲的形成也有极其深远而又内在的影响,许地山、郑振铎、董每戡、孙楷第等前辈学者对此已有论述,毋庸多赘。然而中国早期,特?e是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的假人傀儡戏,由于史料相对缺乏,罕见有专文论及:即使有些著述涉及这一问题,一般只能举出两至三例予以说明,多者亦不出五例,难以完整反映秦汉时期傀儡戏发展的状况。随着一些重要文物的出土,以及笔者近年来对相关文献史料的发现和搜集,现在所掌握材料的数量已是过往相关著述的数倍之多。在此基础之上,对秦汉时期假人傀儡戏作出新的探讨,进而对早期戏剧史的一些问题作出反思,已经很有必要。
一、秦汉假人傀儡戏的有关材料
1 目前发现秦汉时期最早的假人傀儡戏是秦宫中的一件遗宝,这件遗宝曾被研究古代巫术的少数学者关注过,但却罕见戏剧史研究者论及之。据《西京杂记》记载:
高祖初入咸阳宫,周行库府,金玉珍宝不可称言。其尤惊异者:……铸铜人十二枚,坐皆高三尺,列在一筵上,琴筑笙竽各有所执。皆缀花采,俨若生人。筵下有二铜管,上口高数尺,出筵后。其一管空,一管内有绳大如指。使一人吹空管,一人纽绳,则众乐皆作,与真乐不异焉。
这种铜人,材质上属于假人傀儡戏中的铜偶;它依靠人力操纵机关而运转,所谓“一人吹空管,一人纽绳”是也。由于发现于秦宫中,说明秦代已经有假人傀儡戏的存在。据《史记?项羽本纪》,项羽灭秦后,“载其货宝妇女而东”,这批铜人理应亦在其中。而刘邦灭项后,它们可能归汉所有。
2 秦代已有假人傀儡戏并非仅存《西京杂记》这条孤证。据《汉书?楚元王传》记载,在西汉成帝(前32-前7年)时刘向曾经上疏,疏内提及了秦始皇墓葬中的一些情况:
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石?∥?游馆,人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珍宝之臧,机械之变,棺?≈?丽,宫馆之盛,不可胜原。对于疏中“机械之变”一句,孟康注释云:“作机发木人之属,尽其巧变也。”可见,秦时已经可以制造利用“机发”操控以运动的“木人”,木人的材质虽与前述的铜人有别,其运转的原理则有相似之处。上举两则材料对于重新认识秦代的假人傀儡戏有较大帮助。
3 在秦铜人、木人出现以后不久的西汉初年,又有关于“木偶人”表演的记载。据《乐府杂录》“傀儡子”条称:
自昔传云起于汉祖在乎城为冒顿所围,其城一面即冒顿妻阏氏,兵强于三面。垒中绝食。陈平访知阏氏姑忌,即追木偶人,运机关舞于陴间。阏氏望见,谓是生人,虑下其城,冒顿必纳妓女,遂退军。史家但云陈平以秘计免,盖鄙其策下尔。后乐家翻为戏,其引歌舞有郭郎者,发正秃,善优笑,闾里呼为郭郎,凡戏场必在俳儿之首也。
所述也是以“机关”操控木人进行的傀儡戏。以往学者多认为,这一记载只是传说性质;但笔者却认为,此事有一定的史影在焉。特别是和前引《西京杂记》、《汉书》孟康注等材料作一对比,就可发现它们都是真人利用机关操控偶人的把戏,在制作技术上有一脉相承之处。而从时间上看,平城之围不过是灭秦以后几年,陈平完全有可能借鉴秦代的铜人、木人而造出机关木偶。更何况,最先看到铜人的就是汉主刘邦,这件秦宫遗宝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