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分期研究的十个课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铜器分期研究的十个课题.doc

  青铜器分期研究的十个课题 内容 提要:分期 研究 是青铜器研究的一项基本工作。由于青铜器的演变是多线的,分期还必须与分域相结合。根据当前有关研究的进展情况, 中国 青铜器的产生、青铜器铭文的起源、商末青铜器、商至西周的荆楚青铜器、西周厉王以下青铜器、长江下游青铜器、秦国青铜器、青铜器上的巴蜀文字和汉初青铜器的研究,都是前沿性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青铜器 分期研究 青铜器铭文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物最重要的门类之一,备受学术界和 艺术 家的珍视。由于青铜器多有铭文,与 历史 学、 殷墟三、四期青铜器的特征比较明显⑦,当前已经有条件加以综合归纳,然后结合非发掘品一起整理 研究 。因为这段时期青铜器铭文增多并且加长,还可以利用古文字学研究的成果。若干铭文有历日和周祭,或者能与甲骨文相联系,都十分重要。过去已有学者从这样的角度,取得了很好的成果⑧。最近陆续出现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青铜器铭文,例如国家博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中国 社会 科学 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② 曹淑琴:《商代中期有铭铜器初探》,《考古》1988年第3期。 杨晓能:《古代中国的映象:纹饰、象形文字与图象铭文》(Xiaoneng Yang,Reflections of Early China:Decor, Pictographs,and Pictorial Inscriptions),纳尔逊 艺术 博物馆,2000年,第88—91页。 ③ 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52页。 ④ 王宇信:《山东桓台史家“戍宁觚”的再认识及其启示》,《夏商周文明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 ⑤ 同②杨晓能书,图179、183。 ⑥ 李学勤:《郭家庄与斗鸡台》,《 学习 与探索》1999年第3期。 ⑦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90—300页。 ⑧ 王世民、张亚初:《殷代乙辛时期青铜容器的形制》,《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4期。 馆新入藏的作册般铜鼋等等①,对推进这方面的工作殊有裨益。 (四)商至西周的荆楚青铜器 《诗·商颂》的《殷武》篇有“挞彼殷武,奋伐荆楚”,说明商王武丁时势力已经达到荆楚地区,与殷墟甲骨文的记载可相印证。多年来,湖北湖南出土了数量相当多,制作也非常精美的商代青铜器,但大多见于山水之际,缺乏与当时遗址的联系。 1996—1997年在湖南望城高砂脊②,2003—2004年在湖南宁乡黄材炭河里③,先后发现了有青铜器随葬的墓,墓的年代被定为西周。这些青铜器,有的形制、纹饰均和中原商代晚期的类同,有的甚至有商代晚期多见的铭文,如高砂脊的“酉”鼎④,但另有一些具有可能较晚的地方性因素,如鼎的盘口形折沿和细长下端宽展的足等。无论如何,这些器物要晚于环洞庭湖一带过去出土的商代青铜器的大多数。 商至西周的荆楚青铜器还有待系统整理, 分析 其演变脉络及与中原文化的关系,与长江上游、下游文化的关系。最近已有学者的工作⑤,为此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五)周初的“月相” 西周青铜器铭文中的“月相”,多年间是学术界反复研讨争论的 问题 。近期有几种新材料出现,可能为克服这一疑难带来新的希望。 大家都知道,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始于西周晚期共和。厉王在位年《周本纪》云三十七年,有人据《世家》致疑,但总不少于二十年上下。因此,厉王至幽王的西周晚期应有九十年以上,占西周整个年数三分之一。按照青铜器 发展 的一般情况,在这一段时间中应该有比较明显的变化,也就是说厉王和宣王晚年与幽王的器物理应容易区别。东迁后平王在位五十一年,这一段时间青铜器又应当有较大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李学勤:《作册般铜鼋考释》,《 中国 历史 文物》2005年第1期。 ② 湖南省文物考古 研究 所、长沙市博物馆、长沙市考古研究所、望城县文物管理所:《湖南望城县高砂脊商周遗址的发掘》,《考古》2001年第4期。 ③ 向桃初、刘颂华:《宁乡黄材西周墓发掘的主要收获及其意义》,《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04年第1期。 ④ 同②图一三,1、图一四,3。 ⑤ 施劲松:《长江流域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 ⑥ 李学勤:《夏商周年代学札记》,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5—128页。 ⑦ 孙庆伟:《“周公庙遗址新出甲骨座谈会”纪要》,《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第20期,2004年3月。 近年发掘的山西曲沃北赵晋侯墓地和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的大量青铜器,为探讨上述时期器物的演变提供了条件。例如看晋侯墓地相当厉王晚年到共和的靖侯及夫人墓 M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