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上”与“下”的隐喻意义及其文体功能.doc
浅论“上”与“下”的隐喻意义及其文体功能
提 要:本文力图运用认知隐喻理论解读曹禺名剧《北京人》。其中,“上”与“下”构成的垂直隐喻建构一个和谐的隐喻体系,形成强大的评价功能,为我们解读该剧提供重要的认知参照。在它们构筑的时间、数量、状态、等级、方所以及距离等隐喻域中,“上”基本表示积极正面,“下”代表消极负面因素。该剧尽管“上”的原型用法多于“下”,但“下”的隐喻性用法却两倍于“上”,这意味着在曹禺建构的文本世界中,负面因素超过正面因素,也与该剧压抑、绝望的主题一致。
关键词:认知隐喻;《北京人》;“垂直”隐喻; 上;下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the Vertical Metaphors inNative BEijing
Si Jianguo
(Shenzhen Polytechnic,Shenzhen 518055,China;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Shanghai 200083,China)
This is an attempt of evaluating modern Chinese drama Native BEIjing eetaphor. The vertical metaphor posed by SHANG and XIA forms a coherent system and assumes evaluating functions, apped domains, SHANG stands for positive elements, ount of the prototype model of SHANG is more than that of XIA, ber of the metaphorical extended model of XIA doubles that of SHANG, this implies negative effects prevail in the play, and this is in accordance eaning of the play.
Key etaphor; Native Beijing;vertical metaphor; SHANG;XIA
1 引言
“上”和“下”构成的垂直隐喻(vertical metaphor)属当前国内外隐喻研究中的焦点之一:空间隐喻(林书武2004:443)。“我们的大部分基本概念都由空间隐喻构成。”(Lakoff Johnson 1980:17) 空间隐喻以空间域为始源域(source domain),将空间域的意象图式(imagine schema)结构映射到非空间域上,使我们可以借助空间概念解释和理解非空间概念。
Lakoff Johnson和Kovecses认为,从认知功能角度看,垂直隐喻属典型的方向性隐喻,它源自于UP-DOicrosoft Word 搜索,发现在《北京人》中“上”出现443次,“下”389次,共832次,每百万字“上”出现3257次,“下”出现2860次,但原型用法居多,隐喻拓展模式只有120次,“上”和“下”分别为37次和83次,分别为原型用法的8.3 % 和21%。
就“上”、“下”的出现频率而言,两者的总和相当,都在每百万字6200左右,而且“上”都大于“下”。这可能与《北京人》消极灰暗的戏剧主题有关。
2011年司建国 “上”与“下”的隐喻意义及其文体功能第1期
2.2 隐喻域个案分析
论文联盟网 .L.
2011年司建国 “上”与“下”的隐喻意义及其文体功能第1期
2.2 隐喻域个案分析
剧本中,“上”与“下”构成的隐喻不但投射(mapping)到几乎每个拓展隐喻域,形成一个和谐的隐喻体系,而且具有鲜明的倾向性:“上”基本表示好,“下”基本表示不好,这与英语UP和 DOlm.
3.5 状态域
表示状态的隐喻不但数目众多(达48 次),而且门类齐全,涵盖状态域的所有种类。在所有状态域名下,“下”概念隐喻都多于“上”,无一例外。
3.51 道德域
道德域由唯一的一个“下”构成:“曾思懿……(不由自主地往愫方身上一瞟) 这种女人看见就知道想勾引男人,心里顶下作了”(43)。“下作”意味着道德败坏。 3.52 质量域
表示质量的“上、下”之比为3:6,“下”刚好是“上”的两倍,质量差盖过质量好。
⑨ 曾 皓 败坏了曾家的门庭,教出一群不明事理、不肯上进,不知孝顺,连守成都做不到的儿女——(138)
江 泰(开始有些烦恶)……
“上进”本来有积极正面的意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文化概论课件-中国文化的现代化.ppt VIP
- 酒店基本情况调查表.docx VIP
- 《GNSS定位测量技术》 课件 子项目1、2 GNSS定位技术的发展;坐标系统与时间系统.ppt
- 人教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红旗颂》课件下载.ppt VIP
- 2024年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新版教材).docx
- 消防检测课件.pptx VIP
- 生物制药实验室管理软件:LabVantage二次开发_(5).LabVantage用户界面定制.docx VIP
- 中国文化概论课件-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ppt VIP
- GB51016-2014 非煤露天矿边坡工程技术规范.pdf VIP
- 一种抗单粒子烧毁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