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精要
亳州一中南校2017届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学者冯天瑜说:“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的贲族阶层、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分封制强化了血缘宗法关系 B.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疆域领土
C.分封制保证了周灭商的成功 D.分封制奠定了地缘政治基础
2.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发生”,即“天子个人左右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但取代之后,其中又别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如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以下官职的设置符合这一特色的是
A.秦朝的三公九卿 B.汉朝的“中朝” C.隋唐的三省六部 D.宋朝的枢密院
3.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诏川峡、广南、福建转运使提点刑狱官察部内僚吏,有贪墨不法、惨刻用刑者以闻”。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又诏:“三京,诸路大辟罪,狱既具而非理致死者,委纠察提点邢狱官察之。”庆历七年(1047年),指令转运、提邢二司:“每巡历至州县,先入刑狱中询问罪人。其有禁系人身死,仰画时具检验状申二司点检,如情理不明,有拷擦痕,立即便取索公案差官看详,依公施行。”这表明北宋
A.监察工作已经法制化系统化 B.通过加强监察促进司法公正
C.干预司法过多,失去独立性 D.地方冤狱过多司法审判混乱
4.当代农学家周昕根据唐代陆龟蒙撰写的《耒耜经》复原的曲辕犁,与当代农村中的常见的铁辕犁很相似,厦门大学收藏的唐三彩“抗犁陶俑”及与之配套的陶牛也与复原曲辕犁一致。这说明
A. 唐朝以后我国犁耕技术没有变化 B.《耒耜经》是我国最早的农书
C.《耒耜经》的记载比较准确可靠 D.曲辕犁在唐代得到普遍推行
5.明朝规定,佃农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仅亲戚间例外;但在一些土地荒芜,招募劳动力较难的地方,还常有佃户“刁悍成风”、地主“吞声茹苦”一类记载。这一现象说明
A.佃农逐步获得独立地位 B.租佃关系改变社会结构
C.政府决策脱离地方实际 D.人地矛盾影响租佃关系
6.下表是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四地科学家人数表。表格信息主要反映了
A.北方地理环境的恶化制约科技发展水平 B.政治重心与科技中心的分布逐渐趋向统一
C.魏晋时期江浙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于鲁豫 D.古代科技成就的地域分布与经济发展一致
7.湖湘学统的代表人物王船山说:“儒者之统,与帝王之统并行于天下,而互为兴替。其合也,天下以道而治,道以天子而明;及其衰,而帝王之统绝,儒者犹保其道以孤行而无所待,以人存道,而道可不亡。”在这里,王船山
A.主张儒道互补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B.强调儒学与传统政治之间的共生关系
C.重申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不可撼动 D.借助传统宣扬托古改制的思想主张
8.《中华文化史》中写道:“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及宋代理学,构成了—个精致辽阔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另有一种文化崛起,这就是在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粗俗而生动的市井文化。”这反映了宋代
A.理学推动了贵族文化的兴起 B.创造了古典文化辉煌的顶峰
C.市井文化冲击了贵族的文化 D.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加强
9.徐光启热衷于农作物的试验与推广。当听到闽越一带有甘薯消息后,他便从莆田引来薯种试种,并取得成功。随后写下了《甘薯疏》,用以推广甘薯种植。再经过整理,收入《农政全书》。据此可以推知《农政全书》
A.渗透近代科学思想 B.汇总历代农学成就 C.介绍西方农学知识 D.突破传统科技藩篱
10.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提出“主张兴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允许私人经营,允许使用雇佣劳动;主张与外国平等往来通商,同时用竞争手段抑制经济扩张。”这些主张大多得到洪秀全的肯定,这说明
A. 洪仁玕的主张符合农民阶级的需求 B.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新的时代特征
C. 太平天国运动的阶级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D.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影响农民思想的变化
11.齐涛主编的《中国通史教程·近代卷》指出,清朝统治阶层“根本不了解鸦片战争与资本扩张之间的必然联系和本质联系,甚至视《南京条约》为永保天下太平的‘万年和约’沉湎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欣然自得。”材料表明鸦片战争
A.并未冲击天朝上国观念 B.并未使统治者产生改革的冲动
C.未使士大夫产生振动 D.并未对中国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1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10条规定:“人民对于官吏违法损害权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