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互助县干旱山区窖藏苗木待雨抢墒造林技术.docVIP

试论互助县干旱山区窖藏苗木待雨抢墒造林技术.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互助县干旱山区窖藏苗木待雨抢墒造林技术.doc

  试论互助县干旱山区窖藏苗木待雨抢墒造林技术  摘要根据互助县山区地理、气候、土壤和植被状况,合理划分造林区域,在分析和总结荒山造林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当地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造林技术。介绍了窖藏苗木待雨抢墒造林技术要点,包括窖藏时间、窖地选择和处理、窖藏方法、造林时间及特点等方面内容,以为提高干旱山区造林成活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干旱山区;窖藏苗木;待雨抢墒;造林技术;青海互助        1互助县自然地理概况   1.1地理位置   互助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海东地区北部,北倚祁连山脉达坂山,与海北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相接,东北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和永登县毗邻,东南与乐都县接壤,南以湟水为界,与平安县相望,西靠大通县,西南与西宁市相接。全县南北宽约64 km,东西长86 km,总面积3 424.9 km2。海拔在2 100~4 374 m之间,平均海拔2 700 m。县境内有大小天然河流8条,均属黄河流域、湟水水系,全长289.5 km。属大陆寒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5 ℃左右,年日照时数为2 541.2 h,无霜期130 d,年降水量618.4 mm,年蒸发量1 265.6 mm,年相对湿度64%。   1.2气候条件   互助县地处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降水主要来源是印度洋孟加拉湾的西南季风;其次是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冬季有少量来自西伯利亚的水汽。降水地区和季节分布很不均匀,而且各年各月的降水量也很不稳定。按地区分,南部高丘陵区,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350 mm左右;中部浅山区,年平均降水量一般为400~500 mm;脑山、半脑山区,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50 mm以上;高山区,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650 mm左右。降水由南向北随海拔增高而增加。全县年平均蒸发量为1 235.6 mm,为年平均降水量的2.3倍。蒸发量随着气温上升而增加,每年一般以4、5月蒸发量最大,5月一般为183.9 mm。   受海拔高度和地形因子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区域内降水少且分布不均匀,蒸发量大,植被稀疏,生态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在诸多气象灾害中尤以旱灾最为突出,素有“十年九旱”之称。根据气象服务信息,互助县干旱山区2010年1—5月全区降水量为46.2~131.2 mm,比往年同期降水量偏少12.3%~41.2%,而1—5月气温比往年同期分别偏高2.6、3.9、1.8、1.9、0.9 ℃。这种大范围、长时间的高温、持续干旱天气给干旱山区农、林、牧业生产带来十分严重的危害,造成互助县浅山地区无法下种,栽植的苗木烧苗。经多年的生产实践,用窖藏苗木法可延长造林时间,待雨抢墒造林。笔者对干旱山区苗木窖藏待雨抢墒造林技术进行调查研究,目的是总结经验,在复杂多样的山区自然环境中,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稳步开展荒山造林,加速全县生态环境建设步伐。   2窖藏苗木待雨抢墒造林技术   2.1窖藏时间   窖藏苗木造林是否成活,窖藏时间是关键。必须在4月上中旬苗木萌发前开始起苗,起苗后立即拉运至造林地点入窖[1]。窖藏时间过晚,使用萌发的苗木窖藏造林,往往会导致造林失败。   2.2窖地选择和处理   窖地选择在朝阴的地方,如朝向北方的土崖下、上坡根或庄廓墙根。要求窖地低洼无碱,湿润荫蔽,通风透气,交通便利。苗木入窖前应把窖地打扫干净,并进行土壤翻动,用高锰酸钾消毒,并在翌年腊月初打好冰块,放入窖中备用[2]。   2.3窖藏方法   苗木运到后,立即转入窖中进行假植,假植的苗木直立或斜向排放,每放1排苗木,用湿土或湿泥沙土埋根,每捆苗木间不能太挤,中间也要填入湿土,以防苗木发霉。每放10排苗木,放置少许冰块。窖地放满苗木后,周围用冰块围住。冰块的作用是降低窖内温度,增加湿度,延长苗木的休眠期,防止苗木过早萌发,影响成活率[3]。   窖藏好苗木后,要封住窖口,留一通风口,在窖的另一端还要留一透气孔。窖内温度保持在5 ℃左右,空气湿度保持在30%左右,并且每隔1周要检查1遍,翻动苗木,防止苗木发霉死亡。   2.4造林时间   窖藏苗木造林的时间一般可延长至芒种至夏至,在这段时间内,如果一次降雨达到10 mm以上就可以造林。如2004年在互助县蔡家堡大一、岩崖2村采用窖藏苗木待雨抢墒造林技术,于6月16日左右造林,平均成活率90%以上;2005年互助县蔡家堡杨家湾、孙家湾村采用该技术,6月14、15、16日该地区降小到中雨,19日造林,成活率达到92%以上。   2.5窖藏苗木待雨抢墒造林的特点   (1)窖藏苗木就近造林地点贮苗,避免了苗木由于调运造成的失水,影响成活率。   (2)延长了苗木的休眠期,从而延长造林时间,缓解了春季农林争劳力的矛盾。同时,雨季造林由于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较高,有利于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