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军事院校的计算机基本教学肩负着培
* 军事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肩负着培 养信息化 军事人才的重任。我们依据教 指委“白皮书”等文件精神,提出并探讨了 适应信息化教学培养目标的新的课程体系 —— “3+X”。 主 题 1 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2 新的课程体系方案 3 课程体系建设措施 提 纲 培养学员综合运用计算机思维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员的信息化素养,使之具备能够继续学习新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和应用的技能。 新形势下,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的内涵已经扩展为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改革的多样性已成趋势,高校应充分考虑各专业应用计算机的特点、差异和学时限制,设计有特色的计算机课程 。 1.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客观规律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培养目标 指导思想——“白皮书” 2. 新的课程体系方案 2.1 新的教学计划 新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划分为两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开设全体学员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 第二阶段:开设多门选修课程 大学计算机基础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 必 修 选 修 多 媒 体 技 术 及 应 用 计 算 机 网 络 微 型 计 算 机 硬 件 基 础 …… 3 X + 2.2 “3+X”的课程体系方案 3门必修课程: ①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原“计算机文化基础”的 升级课程,该课程更加注重于帮助学员对计算机应用 建立起一个完整和清晰的轮廓,更加系统、深入地介 绍整个计算机应用所涉及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共性技 术与基本方法。 ②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通过程序设计方法 学的学习,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从而 为专业结合打好基础。 ③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是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基 础,已经全面渗透到社会各个应用领域。 2.3 课程体系简介 X门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充分考虑了专业对计算机技术不断增长 的需求和计算机技术进步对课程的影响等客观因素, 是一种可以适时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具有动态扩展性 的选修课群。 这些课群内容丰富、更新灵活,因此很好地解决 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多、发展快与学时少的矛盾。 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多个学期内自由选择几门 课程,为真正实现与专业结合、针对学员个体差异因 材施教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4 课程体系的新特点 ◆ 注重计算机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系统性和稳定性。 既彰显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基础性作用,又 突出了程序设计和数据库技术的重要地位。 ◆ 进一步明确了各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做到了必修与 选修、共性与个性的合理搭配。 ◆ 动态选修课群的有益补充,为合理设置计算机基础 课程体系提供了足够的自由度和可操作性,构建了 学员计算机应用能力层次递进的知识阶梯 。 ◆ 既反映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内容及其内在规律 和联系,又能做到循序渐进,符合非计算机专业学 员的认知规律。 3. 课程体系建设措施 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实现 “夯实基础、提高能力、面向应用、培养创新” 的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实验环节、 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才是全面实现计算机素 质教育的最终措施。 3. 课程体系建设措施 3.1 “启发式”教学新模式 (1)指点方法,引导思路 (2)案例教学,渐进导入 (3)任务驱动,边学边练 (4)设计主线,渐进教学 3. 课程体系建设措施 3.2 实验教学新体系 (1) 在以“理论教学融入实践训练,强调 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践性教学思想指导下, 注重培养学员敢用、会用计算机的能力和 主动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问题的意识。 3. 课程体系建设措施 3.2 实验教学新体系 (2) 在突破传统实验教学弊端的基础上, 形成了“讲原理、展示例、巧点拨、严评 析”的实验教学新体系。 (3) 实验内容从验证性逐步过渡到设计创 造性。在上机实验中,还专门配备多名辅 导教员进行实验指导,用启发式方法鼓励 学员自己解决问题,并开展成果展示评比。 3. 课程体系建设措施 3.3 网络化教学新平台 在自主研发的网络化教学平台上不仅 汇集了多媒体课件、综合应用样例、电子 参考教材、网络教学视频等丰富多样的静 态资源,而且开辟网上答疑、网上作业、 网上讨论专区等互动交流的动态空间,使 “教”与“学”双方相互激励、相互促进。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