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际间劳动力流动动因剖析
国际间劳动要素流动动因分析 组员:张秀子、赵黎玮、赵巧吉 引言 国际贸易的另一种形式就是生产要素的流动 劳动力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之一,而且是最能动、最活跃的因素。 一、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内涵及原因 (一)、内涵 劳务输出 人才流动 劳动力流动 (主体) 人口迁移 自然、社会、政治、文化、宗教以及战争、掠夺、天灾、瘟疫 等超经济强制性和殖民性 (经济原因) (非经济原因) Table 1: Rates of Long-Term Absence by Source Country as of June 20, 2009 for Migrants Approved for Residence between 1997-98 and 2007-08 Source Country Number of Approved for Residence Long-Term Absent % Long-Term Absent Taiwan 5,394 2,679 50 Hong Kong 2,864 1,132 40 Singapore 2,978 1,107 37 Indonesia 3,759 1,160 31 Canada 4,031 1,204 30 Malaysia 8,902 2,593 29 United States 12,078 3,511 29 Pakistan 2,006 527 26 China 58,415 14,868 25 Somalia 2,090 519 25 Source: New Zealand Department of Labor (2009). Migration trends outlook, Wellington,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Department of Labor. 劳动力流动 流动性质 流动方向 (二)、劳动力国际流的的原因 劳动力移动的收益与成本比较 经济周期的变化 劳动力禀赋情况 世界经济发展不均衡 人口的自然状态不平衡 劳动力供求状况不平衡 劳动力价格水平不平衡 劳动力结构的不平衡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7-* L2 MPL MPL MPL* MPL* A国雇用的工人数 O B国雇用的工人数 O* A B C L1 劳动力从A国向B国的流动量 全世界的劳动力 边际劳动产出 二、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影响 (一)、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影响 1、导致实际工资率趋同 2、增加世界总产出 3、使部分团体利益受损 4、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 5、有利于提高生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6、有助于技术、知识和经验的传播 7、有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 (二)对劳动力流入国的影响 1、流入国掌握主动权和选择权 买方市场 劳动力市场 2、有助于降低劳动力成本 3、有助于改善流入国的劳动力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 青壮劳力 + 高级人才 4、节约教育和培训费用 5、增加社会财富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就业压力 ,种族、文化冲突 ,对住房、交通、市政管理、社会治安等造成压力 (三)、对劳动力流出国的影响 有利方面 消极影响 可以减轻输出国的就业压力 可以增加输出过的外汇来源 有助于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吸 收国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 有时可以带动商品出口 人才外流 三、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及问题 据资料统计截止2009年底,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累计完成营业额648亿美元;合同额674亿美元;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502万人 (一)、当前我国劳动力国际转移的特点 劳动力国际转移的渠道窄,规模小,层次低 我国劳动力向国际间转移大多呈现出可逆性转移 劳动力的国际转移缺乏有效的管理 (二)、加速我国劳动力国际转移的对策 放开人才市场,畅通人才的跨国交流 加强移民合作与管理,鼓励合法移民 构建多渠道体制,开拓国际劳务市场 历史上的劳动力国际流动 国际上 16世纪奴隶贸易 19世纪中叶美国南北战争后欧洲劳动力大批流入美国 中国实行“绿卡”制度以吸纳外籍人才 国务院2003年12月13日批准,公安部、外交部第74号令2004年8月15日发布 谢谢观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