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外国家庭在上海系列之“上”.doc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国家庭在上海系列之“上”.doc

外国家庭在上海系列之『上』 2014-02-12 王刚锋 刚锋摄影棚?Gang?of?One? ? ?今天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我拍的外国人在上海的家庭照。 ? ? ?上海住着很多来自欧美的家庭,一般都是世界五百强派过来的高级行政人员,不是CE0就是VP级别的,再低的也起码是个部门总监级的。合同一般都签三、五年,来上海开发或领导“在华总部”,重任在肩!他们大都是全家一起来的,太太一般都是全职,而孩子们呢,都在这儿上国际学校,学费都是天价:一年两学期二十来万人民币!你乍舌了吧?这还不算什么,再加上请司机、租洋房、吃饭看病、全家每年几次跨洋来回机票,基本都由公司报销!由此可见这些高管们对公司的重要性。 ? ?在工作“压力山大”的同时,他们也尽情地的享受着上海的生活。我说的“享受”不光指山珍海味,他们还尽情地体验、吸收着我们的文化。你若有机会,去董家渡轻纺市场,看看那些忙着定制各种中式服装的老外们,就会体会到我们的文化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而我们自己差不多把中装这种文化给抛掉了,在很多高档的喜庆场合中,我经常看到西方人穿中装、中国人穿西装的离奇场景。 ? ?如今,除了新郎新娘,恐怕只有宾馆服务员才穿这玩意儿!请问各位看官,您有几套可穿着出入高档场所的、是“私人定制”的中装?不过,也别小瞧自己,我们的“行头”都是有牌子的,不是欧洲就是美国的,贵着呢!哪儿像他们,衣领里面都没有标签,充其量也只能叫“董家渡码头”牌。 这是一个法国家庭,简直就是“骑车班的春天”! ? ?每年春未夏初,是与公司的合同到期的时候。这么些年了,都爱上上海了!如何告别?他们中流传着一句名言:What better way to bid farewell toShanghai ---Our? home? for X years ---than with a portrait fromGang? of One Photography! 中文就是:没有更好的方法比请摄影独行狭王刚锋拍一套家庭照,来对上海这个我们生活了多年的城市作别好! 这是由一帮“乌合之众”组成的草台班子-—骑车的是我,坐把手上的是小儿古洋,其它除了助手老鹰之外,是新来的助理小韩及外甥高高和他同学。幸好难得那么多人,他们来玩的成份多余来帮忙的,我会分心的。 ? ? ? ?十多年了,每次为他们拍照都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有时他们累得叫停而我却说“不”,因为我觉得还没有达到我的要求。所以每次拿到照片时,他们都是笑嘻嘻地边付钱边叫”Nice”!接下来都问我要名片,一拿就是一叠,圈子里一发,我的电话便不断。故在春秋两季的周末请不要给我电话,因为我正在拍照,特别是在日出后的三小时和日落前的三小时之内,这是一天中光线最好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争分夺秒的拍照,不可能接电话!不过如遇下雨,就当然全部取消,这叫休“外国礼拜”,双方都感到若有所失。 ? ?这些家庭照大都是在威海路590弄的张家花园里拍的。这些老弄堂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我生在附近、长在附近,我的幼儿园、小学、中学不是在东面隔壁,就是在马路对面,或弄堂深处,所以在这里拍照是轻车熟路,我知道哪个时辰在哪条弄堂哪扇门做背景会更好看! 坐在后面的是为前面老板开了三年车的司机,今天他要享受一下坐在车后面的感觉。刚开始他不敢,还是我鼓励了他,他看了看乐呵呵的老板,就勇敢的坐上去了,然后跟老板说:走,去南京路! ? ? ? ?这些作品都是我和我的安徽来的一位助手一起完成的,他所有的事都做就是不会拍照:扶反光板、打扫脏、乱、差的弄堂,然后洒水(地面、墙面有水反光好看),上窜下跳看上去比我还忙。他一点也不会英语但却会给老外拗造型。有时我在相机后面叫客人” Look at me”, 他以为这就是“看照相机”的意思,当小朋友不看镜头时,他在远处大叫:“Look at me”,然后全家都看他不看我了。使我想起了老上海的一个笑话:陕西路上的红房子里来了一个不愿说上海话的老科勒,看到隔壁餐桌上一位顾客的罗宋汤样子很好看,那人喝完后叫了声“waiter ,again”,然后那人又送来同样一碗热气腾腾的上来,而老科勒自己吃的是从一本不识的英文菜单里乱点的叫不出名字的食物。因为是老科勒,不能随便在西餐厅里说上海话,“滩糟势”!他以为罗宋汤的名字叫“again”,看到他叫了“again”上了这样一碟菜,他也鹦鹉学舌地对服务员说“waiter, again”,所以他又得到了第二碟他不喜欢吃的菜。 ? ?老外亲切地叫他“Mr. Eagle”, 因为我一直叫他“老应”,他们以为是“老鹰”,所以英语就是Eagle了。有时恶邻居来捣乱,他还负责发香烟!不光如此还有偷东西的,泼痰盂的,老应要搞定这一切! ? ?我现在的摄影棚在张家花园里头,为客户们提供了一些方便,如下雨的话棚里也可以来几张。而且换衣服也方便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xing1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