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设计总说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设计总说明

第一篇 总说明书 项目概况 1、工程背景 潭邵高速公路是国家重点规划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网中上海至云南瑞丽高速公路在湖南境内的一段。起于湘潭市境内莲易高速公路的终点株易路口,接京珠高速公路殷家坳互通,沿线穿越湘潭、娄底、邵阳三市,止于邵阳市隆回县周旺铺镇,与320国道相接。 指 标 名 称 单 位 技 术 指 标 公 路 等 级 四 车 道 高 速 公 路 设 计 速 度 km/h 100 行 车 道 宽 度 m 2×7.50 路 基 宽 度 m 24.5 桥 面 净 宽 m 2×11 桥 面 全 宽 m 24.5 平曲线 半径 极 限 最 小 m 400 一 般 最 小 m 700 不设超高最小 m 4000 竖曲线 半径 凸 型 极限最小 m 6500 一般最小 m 10000 凹 型 极限最小 m 3000 一般最小 m 4500 最 大 纵 坡 % 4 最 大 超 高 % 10 设计 洪水 频率 路基及大、中、小桥、涵洞 1/100 特大桥 1/300 车辆荷 载等级 桥涵、路基 公路-Ⅰ级 路面 标准轴载100kN 4、路线总体走向及主要控制点 本设计为潭邵高速公路潭邵高速公路K3+201.945,全长3. 201.945Km。全线设大桥1座,涵洞1道,通道1道,天桥1座。 四、沿线气候、水文特征、地形、地质、地震、地理及与公路建设关系 本项目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充沛,春湿多雨,夏秋多旱,严寒期短,暑热期长。年均降雨量1370.1mm,-8月。年平均气温17.9℃,极端最高气温40.5℃,极端最低气温-9.3℃,无霜期长。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勘察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依据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可考虑设防。 粘土:沿线的粘土,储量不多,质量一般,一般需处理后才能作为路床填土。 水: 沿线水资源丰富,能够满足本项目建设的需要,环境水对混凝土工程无腐蚀性。 供电及通讯条件:沿线电力情况供应良好,工程用电以自发电为主,如需社会电网供电可自行与当地供电部门协商解决,沿线通讯条件较好,一般区、市、乡、镇均有国内直拨通讯设施。 施工条件:境内地方道路路网较发达,因而大部分路段施工条件较好。 六、与周围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协调 公路作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一部分,除对用路者提供良好的服务外,还会对通过区域的环境产生强大而持久的影响,在设计中综合考虑社会、人文、自然环境因素,突出“红色文化、始祖文化、绿色文化”的文化主题,吸收和挖掘几千年自然景观的深厚底蕴,建造一条“安全、舒适、环保、和谐”的生态旅游高速公路。 在路线方案设计中,运用环保选线、地质选线,线形采用以曲线为主,依山就势,将公路融入沿线的山岭、坡地、河流、村庄,构成了具有节奏与韵律的自然景观与再造景观的统一和谐美。体现了《公路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咨询示范要点》中对路线线形设计要“有势”、“有动”设计理念。 从公路线形入手,优化平纵组合、改善线形,使其流畅连续,并对全线进行了“运行车速测算模型”推算各路段运行车速,确保车辆快速安全通过,提供舒适的行车条件。 在景观设计中,考虑和研究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尽量做到少破坏自然景观,对原有景观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并通过一定的辅助措施和方法,对自然景观的破坏给以一定的补偿和填补。就主体工程本身而言,通过景观设计,采取植物高低的变化引导视线;边坡采用以曲线柔美自然流畅的弧线边坡为主,挡墙由高至低或由低至高渐变且与路线线形协调,构造景观的节奏感。 上跨主线分离式立体交叉桥直接影响行驶者对景观的感受。设计主要从桥型及颜色的选择来协调地形,上部结构轮廓线条明快简捷,下部结构结构轻巧美观。 本项目设计从自然与社会组成的大环境着眼,综合考虑了公路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遵循既保障运输,又尽可能保护环境的原则,一方面密切注意对各类环境破坏的预防和综合治理。另一方面加强沿线环境开发,建立新的完整的公路环境,充分利用地形,巧妙的设置构造物,节约用地和工程量。 路线位于丘陵及中低山区,平地基本为水田,土地资源宝贵,路基废方处理,特别是深路堑路段开挖出来的土石方处理的问题较为突出。废方原则上堆放于山谷,在弃土堆下方干砌片石护面,并做好堆放区的排水系统及绿化设计,以防水土流失。路基取土原则上采用规划取土区,集中取土及路线外取土。在废方弃土上,除部分用于回填修补人工工程导致的地表创面,恢复原地貌外,其他弃土采取集中堆弃,并进行必

文档评论(0)

100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